歐盟籲團結抗俄「能源炸彈」 反映內部分裂深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台北2022年10月11日電)歐盟理
事會主席米歇爾10日發表公開信,呼籲團結對抗蒲亭
的「能源炸彈」,讓歐盟成為實質的能源聯盟。這份
不尋常的聲明反映歐盟國家近來為了是否設天然氣進
口價上限,以及德國只顧砸錢救自己等連串分歧。

歐盟名義上的共主-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在昨天的公開信中表示,歐盟迫切需要建立
一個實質的能源聯盟,以對抗俄國總統蒲亭
(Vladimir Putin)試圖弱化歐洲經濟和社會的「能源
炸彈」。

他指出,今年上半年歐盟為進口能源付出3800億歐
元(約新台幣11.7兆元),相當於過去一整年的代
價,也將帶來相當於歐盟GDP(國內生產毛額)5%的
能源貿易赤字。這讓歐盟27個成員國至今爭相砸下合
計約5000億歐元的緊急財政措施,卻缺乏聯合行動,
「能源危機暴露了形同27個『能源保護區』的聯盟裂
痕」。

米歇爾的舉動顯然是源自歐盟國家領導人7日在布
拉格召開非正式高峰會,結果卻對能源問題「議而不
決」,只交代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在
2周內提出因應天然氣進口價格高漲的方案,留待20
至21日的歐盟高峰會上「再討論」。

俄烏戰爭造成歐洲天然氣價格飆漲、連帶推升電
價。對此,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只在6日正式通過一套法案,主要為暫時限制
非天然氣電力供應商的收入上限,將他們「搭便車」
的超額營收轉去補貼能源消費者,也就是在自己市場
內部消化能源成本。然而對試圖從對外採購就壓低成
本的方案,卻遲遲未獲正式討論。

這類方案包括歐盟執委會早在3月就曾提到的集體
採購、比利時等15國在9月聯合提議的設定天然氣進
口價格上限等,但財力雄厚且能源結構高度仰賴進口
天然氣的德國擔心限價會「買不到」,自始至終反
對,讓歐洲各國在國際能源市場各自搶購,反而拉高
歐盟平均進口價。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9月底提出舉債2000億
歐元補貼德國企業和家庭的能源成本後,歐盟國家對
德國的不滿集體爆發。除了波蘭和匈牙利總理直接批
評德國自私,連好人緣的義大利看守內閣總理德拉吉
(Mario Draghi)和歐盟執委會官員也都忍不住提醒政
府舉債紀律、勿使歐盟單一市場不公平競爭等。

德國政府在歐洲政壇被罵了好幾天後,鬆口表示願
推動歐盟集體採購天然氣的機制,蕭茲甚至提案與亞
洲國家組成買家聯盟,聯手壓低天然氣進口價。

不過,7日布拉格的歐盟高峰會對天然氣價格問題
談不出共識仍引發失望和批評。

例如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引述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黨團(EPP Group)
主席韋柏(Manfred Weber)說:「在戰爭時期,歐盟
理事會的每次集會若無重要進展,就是在錯失機
會。」

米歇爾在公開信提出歐盟共同能源策略的目標,包
括減少消費、降低價格、利用集體採購力量並分散能
源來源、強化歐盟單一市場的凝聚力。綜合來說,就
是要集體行動、強國要顧及弱國、避免各自為政而讓
國債愈陷愈深。

過去一周飽受批評為「只顧德國,不像個歐洲領導
人」的蕭茲還有機會挽回聲望,就像他的前任梅克爾
(Angela Merkel)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
疫情初期也曾被評自私,後來終能與法國聯手促成歐
盟復甦基金,提供資金照顧各成員國。歐盟能不能度
過這場能源危機,他的角色至關重要。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