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晶片禁令衝擊中國 部分晶圓代工和記憶體台廠受惠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2年10月12日電)美國擴
大對中國晶片及設備出口限制,範圍從邏輯晶片擴大
至記憶體。法人分析,這將衝擊中國取得軍事和自動
駕駛用人工智慧(AI)和高效能運算(HPC)晶片,
也影響中國晶圓代工廠商取得先進和成熟製程設備,
同時衝擊中國記憶體廠。

法人預期,美國對在中國的韓國記憶體廠商,相關
禁令可能會採逐案審查方式,主要考量與韓國友好關
係;台廠台積電可能受到AI和HPC晶片禁令影響,但
聯電、智原、南亞科、群聯可受惠轉單效應。

美國商務部7日宣布一系列晶片出口管制措施,未
來美國企業除非獲得政府許可,否則不得出口先進晶
片和相關製造設備至中國;運用美國技術、在他國製
造的晶片,也將受此規範,限制範圍由邏輯晶片擴大
至記憶體領域。

受此消息衝擊,美科技股包括費城半導體指數與那
斯達克指數近日重挫,台股也無法倖免,整體半導體
類股指數11日大跌7.58%,今天盤中續跌1%。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天難擋跌勢,最低
來到395.5元,續創2020年7月下旬以來波段低點,多
檔IC設計族群和矽智財業(IP)個股今天盤中持續下
殺,包括世芯-KY、創意、金麗科等個股續鎖跌停,
力旺跌幅逾7.5%,晶心科、M31等震盪劇烈。

日系外資法人11日報告指出,儘管美對中國新晶片
管制牽涉到複雜的地緣政治變數、對全球晶片產業影
響程度未定,不過先進邏輯和高效能運算(HPC)晶
片禁止出口到中國的負面因素,可透過晶圓代工市場
的高階製程技術重組而漸趨和緩。

外資分析,美對中新晶片管制措施,可視為美國先
前強化禁止超微(AMD)以及輝達(Nvidia)等高階
繪圖處理器(GPU)出口到中國的延伸作為,避免中
國取得人工智慧(AI)和高效能運算晶片,藉此開發
軍事用超級電腦設備。

本土投顧法人指出,自動駕駛相關晶片也需要高效
能運算應用,因此美國新禁令,也會衝擊中國布局自
動駕駛技術應用的進程。

觀察半導體廠商影響程度,外資預期,美對中新晶
片管制措施,有機會讓中國以外布局20奈米至45奈米
的晶圓代工廠和設計服務公司、例如聯電(2303)或
智原(3035)因此受惠,不過台積電可能受到衝擊,
因為高效能運算晶片主要由台積電7奈米及更先進製
程代工。

從半導體晶圓製造技術分析,外資表示,美對中新
晶片管制措施,不僅使得中國半導體業者無法研發或
取得例如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或環繞式閘極結
構電晶體(GAAFET)等先進晶圓製程技術,現在20
奈米至45奈米製程逐步採用的半導體浸潤式微影技
術,也可能在禁令之內。

從廠商來看,外資認為,這使得中國必須在海外尋
找替代方案,對象包括台積電、聯電、格羅方德
(GlobalFoundries)、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英特爾(Intel),這可和緩美禁令對全
球半導體產業的衝擊,不過對於中國中芯國際
(SMIC)和上海華力微(HLMC)等晶圓代工廠來
說,將會付出代價,因為中芯國際和上海華力微的成
熟製程,多採用深紫外光(DUV)設備,相關曝光機
主要由荷蘭廠商艾司摩爾(ASML)提供,而艾司摩
爾可能會遵循美國的新晶片管制措施。

除了晶圓製造,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日前分析,美對
中新晶片管制範圍也涵蓋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的18奈米或更先進製程、NAND型快閃記
憶體(Flash)晶片的128層或更高層數產品等部分。

從廠商來看,外資分析,在記憶體領域的禁令實際
措施,可能會採逐案審查方式,對韓國三星電子和SK
海力士(SK Hynix)的影響程度有限,主要是美國會
考量到與韓國之間友好關係。

投顧法人指出,韓國DRAM記憶體廠商在中國布局
可透過逐案審查方式取得設備,預期SK海力士將首選
韓國京畿道M16廠作為產能擴充地點,至於中國合肥
長鑫恐受新晶片管制措施衝擊,台廠南亞科(2408)
可望受惠。

至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投顧法人分析,中國長
江存儲恐受影響,三星電子、外商Solidigm可以逐案
審查方式取得設備,但也可能讓NAND記憶體產業擴
產速度放緩,產能供需可望好轉,台廠群聯(8299)
可望吃補。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