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電公會:台灣供應鏈面向全球 淨零排放挑戰更大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2年10月14日電)台灣區
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今天表示,台灣
資通訊產品60%出口到國外,供應鏈面向全球,肩負
全球大半的社會責任,因此台灣業者達成淨零排放的
挑戰「比天還大」。

經濟部工業局今天舉辦「創新科技論壇:淨零科
技.智鏈全球」活動,李詩欽出席焦點座談,以「淨
零科技與創新戰略」為主題分享看法。

他說,根據工研院去年統計資料,台灣製造業國內
總產值約新台幣9.4兆元,其中資通訊相關產品占
38.8%,有60%出口到其他市場。台灣本地與海外台商
製造業總產值推估約30兆元,其中一半在中國大陸,
現在製造基地已從東南亞延伸到美國及墨西哥邊界、
捷克與斯洛伐克邊界等地。

因此,李詩欽認為,提到台灣資通訊產業不能只看
台灣,現在談淨零排放包含全球性的社會責任,不只
是台灣的社會責任,這也是台灣業者淨零排放的挑戰
「比天還大」的原因。

他說,從2015年190多國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到今
天,經過2020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
情和今年初俄烏戰爭,電電公會盤查會員廠商後發
現,2015年各國共同承諾要達成的目標,到今天仍然
持續推動,這是好消息,也是未來全球共同的議題。

李詩欽指出,政府希望電電公會「以大帶小」,由
大型企業帶頭進行淨零排放,延伸到供應鏈發揮「一
條鞭」效應,最重要還是如何推展到中小企業,因為
台灣面向的是全球供應鏈,擔負全球大半的社會責
任。

他也提到,世界經濟論壇今年6月出版的全球風險
報告指出,未來3大風險包括氣候行動失敗、極端氣
候、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尤其人類把很多生物的生存
機會抹除,已經跟地球產生對立,需要特別去關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