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年輕人金融風險抵抗力退步 逾4成近金融文盲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2年10月14日電)台灣金
融研訓院今天公布2022年台灣金融生活調查,走過疫
情,台灣人平均金融風險抵抗力逆勢走升,優於英、
美等國表現,不過20至29歲年輕族群金融風險抵抗力
下降,且有逾4成趨近金融文盲。

台灣金融研訓院2020年首次進行台灣金融生活調
查,睽違2年,金研院今年4至6月再度進行調查,雖
受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考驗,但
台灣人平均金融風險抵抗力由2.77分微幅上升至2.88
分,逆勢走揚。

金研院傳播出版中心所長傅清源表示,相較疫情後
英國低金融風險抵抗力人口暴增、美國民眾緊急籌款
能力明顯下降,台灣整體展現相對韌性;不過調查也
發現,不同族群及世代呈兩極化發展,「本來好的更
好了,原本弱的更弱」。

金研院調查有3個重要發現,第一,疫情提高民眾
財務危機意識,和2020年調查相比,儲蓄超過6個月
收入者比例增加7個百分點。

不過,台灣人儲蓄情形顯著兩極化,觀察儲蓄超過
6個月收入者和完全沒有任何儲蓄者,存超多和存不
夠的比例合計超過6成。

其次,台灣人整體支應生活能力改善,認為應付生
活必要支出非常容易的比例,從12.2%大幅上升至
27.3%。另一方面,相比2020年調查時有19.5%表示無
法在1週內籌到新台幣10萬元,此次略下降至18.8%。

第三,相比2020年調查,今年台灣人平均金融風險
抵抗力上升,但細究各年齡層,20至29歲年輕族群是
唯一呈現退步的世代,且有高達43.6%屬於金融素養
極低族群,意即有逾4成年輕人接近金融文盲狀態。

傅清源指出,年輕世代金融素養下滑,是年輕人金
融風險抵抗力呈現退步的主因,根據金研院深度訪
談,年輕世代有5大金融生活盲點。

第一,因收入不高,總是優先考慮投資,沒有預備
任何緊急儲蓄;第二,年輕世代時常覺得收入不足,
不過有部分是因收入高、但支出也多,導致很難累積
儲蓄。

第三,經常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創造手邊有現金
的假象;第四,很高比例受訪的年輕人形容自己是月
光族;第五,若遇到財務困難,年輕世代會認為無法
支付時找家人墊付就好。

2022年台灣金融生活調查透過電訪進行,抽樣對象
為20歲以上民眾,樣本數共3000人,是依全台各縣市
人口數分布情形進行抽樣。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