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攻台灣打入國際衛星產業鏈 部會多路並進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2022年10月15日電)政府部
會多路並進布局太空產業。其中國科會規劃以國造加
技轉打造「2+4」顆B5G低軌通訊衛星,盼扶植出台
灣太空產業的領頭羊;經濟部工業局將從驗測平台、
產業人才、應用服務3方向,助攻台灣產業打入衛星
產業鏈。

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估計,因主要國
家太空研發投資加大與低軌衛星通訊商用化,全球太
空經濟規模至2040年將成長至1兆美元,其中衛星產
業規模就占88%、達9252億美元。

國科會除規劃在2019年至2028年間自製、發射10顆
遙測衛星,主委吳政忠日前更透露,B5G通訊衛星將
從原規劃由國家打造2顆,擴充為2+4顆,後4顆將以
公私協力方式帶民間練兵打造。

國科會為此投入40億元,要自主開發、打造2顆
B5G低軌通訊衛星,此部分將由太空中心負責打造本
體、工研院負責酬載,規劃在2025、2026年發射。

另4顆將由太空中心升格行政法人後,比照當年技
轉成立台積電的模式,由國家力量扶植出民間的衛星
系統整合公司,盼能成為未來國內衛星產業鏈的領頭
羊。

工業局官員表示,工業局推動多項計畫布局衛星產
業鏈技術、人才,其中「太空產業推動與人才培育計
畫」有3大方向,第一,整合民間力量,建立國內衛
星元件驗測平台。

第二,補助衛星設備供應鏈廠商,請其代訓在職人
員,以培育產業所需的研發與技術人才;第三,協助
國內廠商推動、開發出低軌衛星的應用服務。

官員解釋,目前全球低軌衛星服務訊號尚未普及,
應用市場也尚未成熟、落地,因此要補助廠商先布
局、投入應用開發,如場域實證或推動衛星服務落
地。

官員說明,SpaceX的衛星通訊服務尚未來台落地,
與中華電信洽談中的合作還需一段時間,預估其周邊
商機要到2025年後才會大幅成長,因此得先布局才能
及時打入市場。

國科會規劃明年第1季發射台灣第2顆自製衛星「獵
風者號」,與首顆自製的衛星福衛五號相同,都屬遙
測衛星,可應用於太空天氣、地球大氣、海洋、陸地
水文等觀測。

官員說明,B5G衛星屬低軌通訊衛星,若能發射足
夠數量、涵蓋足夠範圍,將可提供不間斷的通訊服
務,也會更有機會爭取與SpaceX、OneWeb等低軌通
訊衛星營運商合作,打入低軌通訊衛星應用市場。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