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傳台美討論聯合生產武器 加強嚇阻中國

(中央社華盛頓2022年10月19日綜合外電報導)日媒
引述3名熟悉內情人士指出,美國總統拜登的政府正
在考慮一項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的計畫,目的在於提
升美國設計武器的產能、加速移交,以及強化對中國
的嚇阻力。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一名直接知悉拜登
政府內部商議狀況的消息人士坦言,台美聯合生產武
器已展開初步討論。模式可能是由美國國防公司提供
技術、在台灣製造武器,或是在美國運用台製零組件
製造武器。

另一名消息人士說,「還得過一些時間才會真正出
現變化」,而這個過程有可能持續到2023全年。

內含美國大型國防包商的美台商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一名代表說:「雄風二型和三型飛
彈是由(台灣)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開發,運用若干
美國技術進行生產。台灣不管是彈藥或平台,都尚未
聯合生產美國的武器。」

咸認過去幾屆美國政府對於聯合生產美製武器的態
度謹慎,因為機密資訊有外流風險。

日經亞洲指出,拜登政府考慮透過聯合生產來加快
武器移交。一般而言,從美國政府批准軍售到完成交
付,得耗費幾年至10年不等的時間。美軍如今認為,
中國可能在2027年前掌握奪台能力,這代表台灣加強
自衛能力的時間有限。

提供烏克蘭的軍援快速增加,也讓美國更難憑己力
滿足全球武器需求。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
級顧問坎森(Mark Cancian)在9月中旬一份報告指
出,美國的「刺針」(Stingers)機動式防空系統、高
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簡稱海馬士)的庫
存「有限」。

這兩套系統分別由美國國防巨頭雷神技術公司
(Raytheon Technologies)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Lockheed Martin)製造。

台灣國防部5月證實,美方因「產線排擠」,已通
知對台「M109A6自走砲」軍售交運期程須延至2026
年之後,「人攜式刺針飛彈」也有延遲交運風險,陸
軍將配合全案採購作業,持續要求美方依約執行。

根據日經今年春天取得的美國國會文件,美國政府
尚未完成交付2019年7月起批准的至少10宗軍售。

與此同時,拜登政府也在為鼓勵盟邦與夥伴提供台
灣安全援助打基礎。日經亞洲得知,拜登政府已開始
就提供台灣武器和零組件一事,探詢夥伴的意見。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已同意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
重要性,一些成員國也表達有意願提供武器給台灣。
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9月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
聞網(CNN)訪問時強調:「我們所有盟邦都必須確
保台灣能夠自衛。」法國則曾出售巡防艦和戰機給台
灣。

根據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2016至2020年
間,台灣進口的所有武器都來自美國。(譯者:楊昭
彥/核稿:林治平)1111019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