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風場融資瓶頸 業者拋綠色金融資產證券化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2年10月28日電)離岸風
電區塊開發將新增逾新台幣2億元資金需求,天豐新
能源(Skyborn Renewables)今天舉辦「離岸風電融資
創新研討會」,探討綠色金融資產證券化可行性,盼
為風場融資瓶頸共尋新解。

第二階段離岸風場融資金額累計上看4000億元,已
達胃納量上限,後續區塊開發資金需求估計更將超過
2兆元,如何持續吸引外商投資成為重中之重。

台灣金融研訓院永續金融召集人陳鴻達指出,「綠
色證券化」是國際熱門議題,也發展成熟,為了解決
離岸風電的資金缺口,台灣可利用離岸風電計畫中每
一階段的風險差異,經由再融資的設計,讓不適合高
風險的資金,也能在有限的風險下參與能源轉型。

舉例來說,前期開發與建置階段投資風險最高,這
時若無信用增強機制,較不適合壽險資金投資,建議
仍以銀行放貸方式進行;接著,風場在營運、有穩定
發電收入後,其風險大幅下降,此時可導引民間資金
投入、建立基礎建設債權的次級市場,讓有需求的機
構投資者可進場接手放貸資產,原放貸銀行能回收資
金後、尋找下一個投資計畫。

如此一來,不僅讓資金做最有效率的運用,更能推
動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的提升,達到淨零轉型目標。

台灣金融研訓院助理研究員林奇澤博士表示,「證
券化」是導引更多資金投入再生能源,達成全球淨零
轉型下提高再生能源占比的重要手段;歐盟銀行局
(EBA)今年6月也發表「發展永續證券化」報告,
提到希望進一步調整相關法規,形塑對再生能源證券
化更為友善的法規環境。

在台灣實施資產證券化可行性方面,理律法律事務
所合夥人宋天祥律師指出,台灣現行法規已有現成機
制容許開發商或銀行,將其應收帳款債權或貸款債
權,透過「資產證券化」方式作為其中一項籌資工
具。

第一金投信董事長尤昭文補充,若能透過「資產與
不動產證券化」方式,將投資人的資金導向國內的綠
色資產,不僅能減少投資海外專案的匯率波動風險成
本,更可為投資人提供有意義、對環境友善的投資項
目。

台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經理莊慧玫指出,除了透過
資產證券化吸引投資外,其他如發行綠色債券、綠色
貸款、專案債券等方式,皆有助於讓再生能源專案籌
資管道更多元。

天豐新能源董事長王雲怡表示,作為一個長期在台
灣從事離岸風電的開發商,不僅看到台灣離岸風電的
發展潛力,同時也意識到第三階段融資的挑戰,盼透
過產官學交流,為離岸風電找到新的籌資管道,解決
第三階段離岸風電開發瓶頸。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