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PMI續緊縮未來展望創新低 學者提台版晶片法案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2年11月1日電)中經院
今天公布經季調的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為45.4%,未來展望指數則創歷史新低。面對
旺季不旺、美國晶片管制等挑戰,學者呼籲,政府可
思考「台版晶片法案」,挺台灣半導體產業。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公布10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
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4個月緊縮,指數則微
升0.5個百分點至45.4%;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已經
連續6個月回報未來展望緊縮,指數下跌3.5個百分點
至24.8%,是創編以來新低紀錄。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直言,旺季不旺,加上中共20大
後仍延續清零政策,終端需求沒有好轉,台灣又以中
小企業居多,受到資金斷鏈、成本推升的雙重夾擊,
導致廠商對景氣看法愈來愈保守。

「有點像是『贏家的詛咒』」,中經院副院長王健
全則說,過去兩年,台灣在疫情期間逆勢寫下經濟佳
績,同時累積不少庫存,現在去庫存成為業界共同課
題;另一方面,美國擴大管制中國高階晶片與設備,
將波及台灣,台積電在中國也有1成左右的營收,必
須審慎關注後續影響。

「是不是要有台灣的晶片法案?」王健全拋出建
議,直指韓國半導體出口下滑,造成韓國貿易逆差,
進而導致韓元貶值、經濟受挫,台灣政府應該審慎以
對,甚至思考是否端出晶片法案,給予補助、租稅優
惠、進行人才培訓,思考層面還可以擴及第三代、第
四代半導體,「希望政府包含企業,要注重半導體對
台灣的重要性」。

不過張傳章認為不需要過度悲觀,10月數據還是有
一點「微光」,如領先反映景氣動態的新增訂單緊縮
速度趨緩,指數回升5.1個百分點至42.8%,以及生產
數量上升;外界關注的存貨狀況,也許還沒有落底,
但存貨有下降。

中經院今天同時公布未季調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
(NMI)為50%,中斷連續3個月的擴張,轉呈持平。

張傳章指出,製造業走緩、金融市場波動等因素均
牽連相關非製造業表現,僅住宿餐飲、旅遊等因邊境
解封直接受惠的產業,有比較明顯的樂觀表現。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