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遭砲轟 主計總處:無關選舉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2年11月16日電)主計總
處今年4月公布2020年底國富統計,並於日前將國富
統計結果與國際比較,指經購買力平價(PPP)換
算,台灣每戶財富高居第3,結果卻遭到外界砲轟。
主計總處今天提出3點說明,強調這項統計無關選
舉。

主計總處11月7日發布的國情統計通報以「2020年
底我國每戶財富(購買力平價,PPP)為79.8萬美元,
年增 5.0%」為主題,並將台灣情況與OECD會員國及
其夥伴國進行比較。

國情統計通報指出,台灣以2019年的成績、每戶財
富76萬美元與OECD會員國相比,台灣僅次於盧森堡
與瑞士,在42個國家(含台灣)中排名第3,也高於
美國。

統計結果讓外界大感意外,甚至屢遭批評,質疑背
後有選舉考量。主計總處發布新聞稿作出3點說明,
首先,主計總處是依預算法第29條,按年編布國富統
計報告。

第二,「每戶財富(PPP)」為OECD的美好生活指
數(Better Life Index,BLI)指標之一,國際比較依
PPP折算。

主計總處表示,國際比較時,OECD考量各國物價
水準不同,不宜以市場匯率折算,而以民間消費PPP
換算,以衡量排除物價水準差異後的實質購買力。

第三,主計總處每年都會選取部分BLI指標撰寫國
情統計通報,無關選舉。主計總處補充,過往每年都
會在國情統計通報專區刊載部分BLI指標最新統計,
以及台灣依相同原則計算的結果,供各界參考;如
2021年公布「受僱者工時過長比率」、「全時受僱者
平均年收入(PPP)」、「空氣污染」等,2022年也
公布「教育程度」、「每戶財富(PPP)」等指標,
和選舉無關。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