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角力衝擊產業供應鏈 中華徵信所提3解方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鄭鴻達台北2022年11月16日
電)美中角力衝擊供應鏈風險,CRIF中華徵信所今天
提出3解方,透過徵信技術協助掌握企業與商業夥伴
曝險狀況,以企業「以大帶小」方式強化供應鏈,並
積極開發亞洲市場合作夥伴避免影響獲利。

CRIF中華徵信所今天舉行「全球科技競逐產業新革
命 由BI.AI打造綠色智造供應鏈」論壇,經濟部長王
美花、群聯電子代理發言人呂國鼎、CRIF中華徵信所
總經理郭曉薇、總編輯劉任都出席。

王美花致詞時指出,台灣3月推出淨零路徑圖,經
濟部辦理很多企業減碳相關教育訓練,很多專家也到
公司做輔導。例如,製造業可以改善既有製程,改變
部分環節就可降低很多能耗,像是從材料的化學材質
研發也能降低能耗與汙染,工研院也正在研發天然染
色技術,企業也有運用回收材料做出鍵盤。

王美花表示,服務業也有改進措施,像是善用人工
智慧(AI)技術縮短物流過程,調整既有商業模式
等。目前減碳進程仍不足,因此迫切需要「以大帶
小」模式,如台積電可以帶領供應鏈的上下游一起減
碳。「減碳對於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來說,是無法迴
避的現實,不能不做」。

郭曉薇分析,台灣產業面臨新革命,近期隨著美中
政治角力,衍生出美中貿易戰、美國晶片禁令等,對
供應鏈形成挑戰,美中各自築起關稅壁壘逐漸形成
「一個世界兩個標準」,台灣也面臨選邊站的考驗。

產業供應鏈面臨四大挑戰,郭曉薇指出,第一,俄
烏戰爭推升通膨,讓油價居高不下;第二,供應鏈可
能斷鏈,造成訂單減少;第三是匯率、利率風險難
測,強勢美元造成亞洲貨幣壓力;第四是全球淨零碳
排進度落後。

不過,郭曉薇針對風險提出3大解方,例如,可以
透過徵信技術協助掌握企業BI(Business Information)
與商業夥伴曝險現況,避免踩到信貸地雷;第二是企
業可以透過「以大帶小」方式強化供應鏈、落實
ESG;第三,針對斷鏈積極開發亞洲市場合作夥伴,
避免地緣衝突連帶獲利虧損。

因應未來「一個世界兩個標準」,劉任建議台灣做
好5個準備。一是講求核心技術、本土投資與本土供
應鏈的「3個台灣優先」,鞏固台灣產業優勢;二是
中國供應鏈要做有序外移的準備;三是確保上游原料
和關鍵零組件及製造設備的進口穩定;四是補強台灣
戰略產業弱勢部分,提升自製率;五是找尋新市場以
填補損失的中國市場。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