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組團訪德科研機構 共尋淨零碳排國際合作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2022年11月21日電)國科會
今天表示,主委吳政忠率團訪歐並參訪宏博基金會
(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等多個德國重
要科研機構,並與該基金會下屆主席施洛格爾會面,
雙方就能源轉型、淨零碳排議題交換意見,盼尋求更
多國際合作。

國科會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吳政忠率團深化台歐
科技交流之旅,在與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部長史塔克
-瓦特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會談後,後續
參訪多個德國重要科研機構。

其中,吳政忠參訪德國規模最大的研究機構亥姆霍
茲研究院(Helmholtz Association)柏林研究中心
(HZB),並由中心主任雷赫(Bernd Rech)向我方
簡報中心主要任務及研究重點領域為能源及材料。

國科會表示,雷赫也向我方介紹德國目前唯一的軟
X射線源研究設施BESSYⅡ,說明其主要用於材料及
生醫相關研究,目前正在規劃建置BESSYⅢ,希望未
來能與台灣研究機構拓展進一步的合作。

接著,吳政忠拜會宏博基金會,並與施洛格爾
(Robert Schlogl)會面,交換台德雙方在能源轉型議
題的規劃。國科會說明,我方說明台灣2050淨零碳排
的國家政策及研究重點;施洛格爾則說明德國預計提
前在2045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並分享氫能新技術在
能源轉型的重要性。

國科會表示,吳政忠在會中提及台灣目前積極尋求
淨零相關技術的國際合作,施洛格爾也表達與台灣交
流合作的意願,會後施洛格爾安排我方參觀馬克思普
朗克研究院(Max Planck Society)弗里茨哈伯研究所
(FHI)的重要實驗設施。

國科會說明,FHI是馬普研究院轄下知名的研究單
位,至目前已經有5位諾貝爾獎得主。

國科會說明,宏博基金會是德國政府為促進德國與
外國頂尖學者交流所設立的單位,雙方自2006年起長
期簽署合作協議,並共同設立「杜聰明-宏博研究
獎」,表彰科學界發現重要基礎理論或提出新理論,
而影響全球的優秀學者,台灣歷年共有9位學者獲得
此一殊榮。

吳政忠所率代表團在20日結束德國行程後轉赴法
國,將主持第24屆台法科技獎頒獎典禮,並參訪法國
亞利安太空公司(Arianespace),瞭解台灣自製獵風
者衛星預計於明年發射的籌備進度。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