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工業生產、製造業連2黑 全年仍有望正成長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2022年11月23日電)面對全
球通膨升息、產業調整庫存等挑戰,經濟部今天公布
10月工業生產指數130.77、年減3.56%;其中製造業
132.78、年減3.4%,兩指數均收連2黑,但因今年前半
年表現甚為優異,全年工業生產仍可望維持正成長。

儘管製造業指數9、10月單月表現均呈現年減,但
累計今年前10月製造業指數135.79仍創歷年同新高,
年增則為2.71%。

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說明,10月製造業指數呈年
減,主因包括全球通膨及升息影響,致終端市場需求
疲軟,加上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延緩廠商設備投
資,此外,去年同期基期也相對較高。

然觀察製造業主要行業別,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
達172.33,創歷年同月新高,且年增2.09%,由負轉
正。黃偉傑分析,這是因國際品牌新機拉貨、高效能
運算等晶片需求暢旺等,鼓舞積體電路業年增
14.28%。

黃偉傑說,此外,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指數
213.25也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達13.53%,這是因雲
端資料服務需求強勁,推升相關設備拉貨動能,且缺
料問題緩解,廠商也持續擴增產能。

在傳產部分,黃偉傑指出,同樣因終端需求疲弱、
調整庫存及廠商投資設備意願保守等因素,業者調節
產能,讓化學原材料業、基本金屬業分別年減達
22.15%、21.14%,機械設備業則年減10.76%。

不過汽車及其零件業仍年增3.79%,是因為台灣的
車市需求持續活絡,加上有新車改款上市後熱銷,都
促使業者持續促銷,推升車市買氣。

展望未來,黃偉傑分析,因5G、高效能運算、車用
電子、數位化轉型等應用需求仍穩定成長,歐美年終
採購旺季備貨的需求也將接續到來,都可望挹注製造
業生產成長動能。

不過因全球通膨升息壓力、俄烏戰爭衝突及中國清
零政策仍持續,均拉低國際經貿前景,黃偉傑認為這
可能拖累11月的製造業生產表現。

黃偉傑樂觀預估,今年全年製造業能守住正成長。
他分析,雖製造業指數預期會繼續負成長,但因今年
前半年表現優異,不僅使全年正成長機會高,指數還
可能續創歷史新高。

至於未來景氣何時能「落底」,黃偉傑說明,按目
前各廠商的法說會說法,多數預估時間點是在明年上
半年,其中最早是明年第1季,因此整體來說,明年
上半年製造業表現仍可能維持低迷。

統計處預估,1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將落在127.85至
131.85間,衰退幅度則介於8.8%至5.9%間。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