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估今年製造業產值成長4.76% 明年增3.24%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22年11月29日電)工研院
今天表示,今年製造業產值下修到新台幣25.49兆元,
估年增率為4.76%;展望2023年,國際需求不振,台
灣製造業需謹慎前行,預估整體製造業產值達26.32兆
元,年增率3.24%。

工研院今天線上舉辦「2023年台灣製造業暨半導體
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3年台灣製造業及半
導體景氣展望預測結果。

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指出,全球通膨壓力仍
高、美中科技競合升溫、俄烏戰爭未歇、疫情延續、
主要經濟體數度升息,全球經濟活動普遍性放緩,
2023年全球經濟景氣前景未明。

工研院指出,雖然近期國內防疫管制措施逐漸鬆
綁,各項經濟活動趨於正常化,民間消費支出擴張可
望支撐台灣經濟延續正成長,預料製造業將可維持小
幅成長。不過,國際不確定因素持續,建議台灣業者
須謹慎因應明年的外在環境變化。

工研院觀察在製造業4大產業部份,經濟成長遇到
逆風,4大業別成長收斂。

民生工業部份,隨著國內防疫措施鬆綁、邊境開
放,民間消費動能回升,有利民生工業產值延續正向
成長,預估民生工業明年產值為2.93兆元,年成長
4.71%;資訊電子業部份,疫情遠距商機紅利飽和,
庫存調整時間拉長,預估資訊電子業明年產值達10.59
兆元,將成長3.38%。

金屬機電部份,產業景氣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回
升,預估金屬機電業明年產值為7.58兆元,年成長
3.08%;化學工業面臨國際需求疲軟,2022下半年低
迷景氣預料將延續到2023年第1季,預估明年化學工
業產值為5.21兆元,年成長2.37%。

工研院也觀察到,台灣明年必須開始留意「一短、
二中」的國際趨勢。短期趨勢包括氣候風險將驅動產
業數位與淨零雙轉型。

中長期部份,關鍵技術管制將引發產業連鎖效應。
美國近年藉管制關鍵技術出口措施,圍堵中國,以鞏
固美國科技領先地位,引發產業朝向二元體系發展。
新禁令引發國際市場對於分散生產基地風險的關注,
「去台化」議題發酵,為台灣業者生產製造布局帶來
壓力。

另外長期部份,超高齡化進程加劇社會經濟負擔。
依照國發會8月最新推估,台灣將提早在2025年邁入
超高齡社會,預估至2070年每1.1位工作人口須負擔1
位老年人口,社會經濟負擔將明顯加重。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