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第四代核能技術? 原能會:核廢料處理最棘手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2年11月30日電)中研院
今天發表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提及導入第
四代核能技術可能,原能會主委謝曉星表示,核研所
已有進行相關研究,但尚須克服高階核廢料問題,且
管制法規仍待研擬;他坦言,現在台灣最大問題還是
在核廢料處理。

中央研究院今天發布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
書,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指出,有兩處建議與原能會
有關,第一,對各種第四代核能技術審慎評估,如果
應用在核能安全和核廢料處置可明確解台灣民眾問
題,應在考慮與民眾充分溝通後導入。

第二,密切注意核融合商轉發展,在適當時間點啟
動建立規範,與全球同步引入核融合技術,協助達成
2050淨零排放目標。

對於導入第四代核能技術,謝曉星回應,「若國家
能源政策有往核能走,我完全同意」,站在管制機關
立場,已有針對第四代核能技術進行審慎評估,但將
來能否落實,還要克服高階核廢料問題,如果核廢料
減少會更有利,畢竟現在台灣最大問題仍在核廢料處
理。

民進黨立委陳秀寶質詢表示,今年對於小型模組化
反應爐(SMR)討論度越來越高,8月傳出美國批准
SMR設計,詢問原能會看法。謝曉星回應,SMR是現
在新趨勢,核研所已有進行研究與相關研製。

謝曉星指出,SMR仍會產生核廢,核廢料多少與功
率、使用燃料有關,截至目前尚無定論;SMR不只是
將大型電廠比例縮小,在強調安全性、滿足物理原則
情況下,設計並非這麼簡單。他也說,現在英國、俄
羅斯、韓國、中國都是因應需求發展,將來可能朝向
客製化,速度夠快可能在2030年發展出來。

他強調,站在管制立場,未來要使用SMR,相關管
制法規仍待研擬。

陳秀寶表示,SMR受到國際矚目,周邊國家開始建
設發展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若遭受破壞,也一定會
影響台灣環境,因此希望原能會掌握周邊國家相關規
劃與走向,以保障台灣安全。

核融合發展部分,謝曉星表示,解決環境問題終極
目標就是核融合,風能、太陽能也是核融合產物,但
相較於SMR,核融合發展「我比較悲觀」,問題包含
所消耗資本極大,不過核廢很少、半衰期很短,原能
會已有在做相關研究。

核研所補充,目前持續與國科會密切接觸,尋求核
融合技術研究整合計畫,應會放在明年預算執行。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