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首度組團訪台 盼深化歐台合作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2022年12月1日專電)
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今天討論歐盟與台灣經貿關係,
主席朗吉同時宣布委員會代表團將於19至21日訪問台
灣。這是該委員會首度正式組團訪台,並希望訪台行
能討論出歐盟與台灣深化往來的新方式。

有別於昨天歐洲議會(European Union)貿易委員
會討論與中國關係時的詞彙多是反對經濟脅迫、衝突
增加、降低依賴,今天談到台灣時則是關鍵夥伴、深
化合作、理念相近等用詞。但主席朗吉(Bernd
Lange)也在開場白直言,2年前歐盟與中國談妥投資
協定時,議會就開始討論是否也要與台灣洽簽,但至
今台灣與歐盟的投資協議仍飄在空中。

他也提到台灣是歐盟第15大貿易夥伴,歐盟是台灣
最大外國投資者,「還有大家都已經知道的台灣科技
實力」,加上該委員會即將組團訪台,所以此時討論
台灣的理由非常充足。

這場會議並邀請歐洲台灣商會執行長何飛逸
(Freddie Hoglund)與中華經濟研究院WTO研究中心
主任李淳遠距分享對台歐經貿關係的觀察。

何飛逸稱許台灣的投資和公平競爭環境,強調在台
生活和工作環境都很好,歐台商會每年白皮書對台建
議改善事項平均21%獲得台灣政府回應,表現不算
壞。

但他也提到台灣政府推動能源轉型的進展太慢,且
台灣想成為區域中心,卻又想扶植本土企業,在與
日、韓、越南競爭區域中心地位時會帶來困難。

李淳則指出,歐盟與台灣同樣都在面對新的國際經
濟秩序重組,也都想找到能確保經濟安全和關鍵產業
自主的合作對象,但台灣是歐盟在印太區唯一沒有正
式貿易協商合作架構的重要供應鏈夥伴。

他建議歐盟參考美國與台灣在近年發展出的「台美
21世紀貿易倡議」、「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等平台,
跳脫目前進展停滯的正式貿易或投資協議框架。

歐洲議會先前通過的多個挺台決議案都提到敦促歐
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加快與台灣洽簽貿
易和投資協定,但執委會一直以「目前沒有協定下經
貿關係就很密切」來當擋箭牌,執委會代表在這場會
議發言也延續此調,因此李淳「跳框思考」的角度獲
得不少議員回應。

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負責中港台事務的議員溫克勒
(Iuliu Winkler)是這次訪台團的召集人,他表示歐盟
與台灣除了在供應鏈安全上合作,還要加強研發合
作,代表團訪台也期望能找出新的深化合作方法。

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則提到要與台灣在所有可能面向合作,包
括工會、非政府組織等貿易的「利害關係者」。

此外,學界剛完成對歐盟與台灣洽簽供應鏈韌性協
議的影響評估報告,他希望「有助於跳脫框架思考,
往我們想要的方向前進」。

不過,左派政黨議員蕭茲(Helmut Scholz)提出疑
問,他擔心與台灣加強經貿往來,是否會加深對台依
賴?從一個依賴(指中國)落入另一個依賴?執委會
代表對此回應,歐盟提出晶片法案目的之一就是要避
免這類依賴關係。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