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關鍵戰略計畫將出爐 風電太陽能擬創造近2兆投資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鄭鴻達台北2022年12月5日
電)國發會將在年底公布2050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戰
略計畫,其中,能源轉型是關鍵,離岸風電、太陽光
電估計在2026至2030年之間,新增近新台幣2兆投
資;氫能將由台電、中油帶頭,健全氫氣供應與氫能
應用市場。

國發會針對2050淨零轉型提出風電、光電、氫能、
前瞻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
存、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
匯、淨零綠生活、綠色金融,以及公正轉型等12項關
鍵戰略,規劃至2030年前投入預算近9000億元。

這12項關鍵戰略計畫的內容、作法與預算,以及
2030年的中期減碳目標,將於今年底由國發會彙整各
部會作法統一公布。

其中,能源為重中之重,根據經濟部規劃,2026年
起離岸風電每年新增1.5GW、太陽光電新增2GW,截
至2030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目標為31GW、離岸風
電裝置容量目標為13.1GW。

能源局按現行裝置容量成本計算,離岸風電每1MW
成本約1.8億元、太陽光電0.5億元,推算2026年至
2030年離岸風電有望新增約1.35兆投資、太陽光電為
5500億元投資,風電兩大綠能合計創造近2兆元投
資。

由於離岸風電2026年起進入區塊開發階段,以每年
新增1.5GW來看,2035年將達20.6GW,並逐步朝向浮
動式風場趨勢發展。

至於前瞻能源,例如生質能、地熱、氫能等,則交
由國發會全面盤整後對外公布。

以氫能為例,經濟部官員說明,包含氫氣供應與氫
能應用,由於相關發展還在前瞻階段,因此會先由國
營事業帶頭,例如台電機組混氫5%示範計畫,待未來
有成果,國內IPP業者便可跟進;中油同步規劃氫氣
供應體系,根據中油評估,截至2030年,最大二氧化
碳封存量是6萬噸,也就是說,最多能提供6萬噸藍
氫。

官員表示,待氫能應用市場穩定,前端氫氣供應體
系才會確立,包含相關基礎設施、法規調整、氫氣來
源等規劃會更加明確。

台電先後與西門子、三菱集團簽訂合作備忘錄
(MOU),分別合作進行燃氣混氫、燃煤混氨發電的
技術試驗, 因相關技術尚未成熟,因此台電訂定2030
年前能達到混氫、混氨5%的先期目標,屆時再視技術
發展狀況,逐步提升混氫、混氨的比例,以降低整體
發電碳排。

此外,電網儲能應用2025年目標為1GW、2030年目
標為3GW。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