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示警詐騙新手法 偽裝主管機關要民眾交保證金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2年12月13日電)近期有
詐騙集團以境外匯款風險管控或貸款名義等事由,假
借金管會名義要民眾繳交保證金或解凍金。金管會今
天強調,任何以金管會名義向民眾收取保證金或解凍
金的訊息或公文書均非事實。

近期有民眾寄信向金管會反映,自己要贖回某筆境
外投資款項時,業者出示金管會名義的公文書,要求
民眾先繳交保證金;金管會因此發現,有不法業者或
網站以境外匯款風險管控或貸款名義等事由,假借金
管會名義要求民眾繳交保證金或解凍金以進行詐騙。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今天在例行記者會提
醒,金管會不會要求業者向民眾收取保證金或解凍
金,任何以金管會名義向民眾收取保證金或解凍金的
訊息或公文書均非事實,民眾應小心查證。

金管會近期發現3大詐騙型態,第一種是詐騙集團
以信貸公司名義試探性詢問民眾有無貸款需求,一旦
民眾點選網址填入相關個資,就掉入詐騙集團圈套
中。

第二種是有詐騙集團以民眾在某某地方金流已遭到
控管的說詞,且署名金管會方式騙取民眾信任,讓民
眾點選相關網址填入個資。

第三種是民眾在金管會轄管的金融機構以外的境外
網站進行投資,要贖回時被非法業者偽冒金管會名
義,要求民眾先繳交保證金或解凍金。

林志吉指出,民眾對類似行為是否涉及詐騙有疑義
時,可撥打「165」警政署防詐騙專線,查證是否為
詐騙集團犯罪手法,或檢具相關違法事證資料,直接
向司法檢調機關告發。

林志吉強調,民眾進行任何投資或交易前應慎選合
法金融機構,並勿輕易相信來歷不明的社群、通訊軟
體訊息、電子郵件及簡訊,金管會已在官網首頁揭示
合法金融業者名單、聯絡電話及網址可供查詢,提醒
民眾應小心查證相關訊息及連結網址的正確性。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