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明年台灣經濟不能過度期待 長期發展仍樂觀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2年12月27日電)電腦品
牌廠宏碁(2353)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今天表示,全世
界經濟不穩定,對明年台灣經濟不能過度期待,但台
灣各行各業競爭力還在,長期發展仍樂觀;他同時表
示,科技業還在缺人,國外裁員潮應該不會影響台
灣。

施振榮今天出席2023「台灣的聲音 新年音樂會」接
受媒體採訪,談到對明年景氣的看法時說,明年上半
年當然還在調整期,大環境不是很理想,但台灣企業
最大特色就是很有彈性和速度,調整庫存的速度也很
快。

施振榮強調,景氣不好的時候,該思考如何少損失
一點;景氣好的時候,就要多爭取一點,不斷循環下
去,台灣就會愈來愈強。先前發生超額下單問題,明
年下半年應該可以恢復正常,但還是要看客觀環境。
至於景氣,每個國家都在想辦法解決通膨問題,慢慢
會調整回來。

至於國外科技業裁員潮是否可能影響台灣,施振榮
直言「不會」,現在科技業都還在缺人,美光所處的
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是產品單一化的產
業,如果供不應求就很好,供過於求就很慘。

談到2023年新希望,施振榮表示,企業需要長期不
斷累積經驗和教訓,強化體質和核心能力,台灣企業
的創新能力本來就沒什麼問題,需要不斷加強掌握市
場和行銷的能力,尤其在品牌行銷方面。

他說,掌握市場的公司例如蘋果、高通、輝達等,
希望台積電到美國去,不是只有國安問題,接近市場
還是非常重要。宏碁過去的發展是「倒向」,先掌握
系統和市場,再走到面板、半導體等各種關鍵性零組
件,才有出海口,掌握出海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施振榮強調,台灣的製造業最強之處,就是能配合
客戶需求、接近市場,尤其是在資通訊方面。宏碁在
20多年前就把製造移到接近市場的地方,製造能量等
於全球化,不管供應鏈要減少或減短,都是為了減少
庫存,不要在海上漂太久。

此外,對於政府是否該「還稅於民」議題,施振榮
直言,如果有多出來的稅,可以用一些方法來還稅於
民,但這次疫情也花了很多錢,要思考應該如何做才
能合理平衡。

他說,台灣因為疫情管控做得相對較好,經濟發展
才能比較順利,現在全世界經濟不穩定,對明年台灣
經濟不能過度期待 但台灣的競爭力一直存在,不只是
半導體,各行各業的競爭力都非常不錯,他對台灣長
期發展還是非常樂觀。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