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台商海外設廠絕非去台化 是國力延伸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2年12月30日電)對於國
人關切台積電(2330)海外設廠是否為「去台化」,
宏碁(2353)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今天表示,台商赴海
外設廠,是接近巿場與客戶的考量,全球總部與運作
核心仍在台灣,藉由海外設廠提升台商的國際競爭
力,同時也讓台灣國力延伸到國際上。

施振榮透過旗下智榮基金會發布新聞稿指出,台積
電擴大海外投資布局,一方面是接近巿場,就近服務
客戶;另一方面,由於投資規模很大,加上先進製程
技術複雜,不得不派出一批種子部隊協助,確保新廠
有效運作。

施振榮從王道思維分析,一般人會憂慮去台化,是
因為只看得見的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覺得
製造被移到海外;如果從間接、無形、未來的隱性價
值來看,台商正持續在海外擴展實質影響力,也對國
際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他以宏碁為例,就是因為在台灣,Acer品牌才有特
殊意義,呼籲外界不要擔心台商海外布局是「去台
化」,其實反而是台灣國力的延伸,只有透過企業,
台灣才有機會擴大在世界各國的影響力。

施振榮表示,台灣在資通訊產業領域規模較大的企
業,在全球布局下,都是海外製造據點的規模,遠大
於在台灣的製造規模,提供最具競爭力的研製服務。
製造據點雖然布局全球,但研發、訂單、財務、指揮
系統都掌控在台灣總部。

他說,當年宏碁國際化的策略就是「全球品牌、結
合地緣」,與當地企業共創價值;而「主從架構」的
策略是讓各子公司能獨立運作並上巿,建立起相對利
益平衡的機制。

此外,施振榮提及,當年宏碁的「速食產銷模
式」,是把在台灣附加價值相對較低的製造移到海
外,讓台灣更有競爭力,雖然外界會有去台化的顧
慮,但當時宏碁在海外設立42個電腦裝配據點,以貼
近巿場,也提高國際競爭力。

他說,在90年代,由於台灣製造人力不足,許多廠
商展開全球布局。當年宏碁也配合南向政策,宏碁的
製造據點國際化最早由馬來西亞及菲律賓開始,後來
隨著台商供應鏈的發展,也借重台商的大陸製造據點
服務全球,如今台商已朝越南、印度等地發展,台商
主要考量「量」與「價」的競爭力。

施振榮說,宏碁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宏碁的人事、
財務、法務、品牌都由台灣總部中央集權,並和海外
當地合作夥伴建立一個相對利益平衡的機制。宏碁有
2/3以上員工都是海外員工,國際化就是要借重當地優
秀的人才,共創價值,而且海外的高級主管拿到公司
分紅後,也會買公司股票,與公司利益相結合。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