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換新鈔1/13開跑 一窺新台幣鈔券容光煥發秘訣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3年01月5日電)農曆春
節將至,1月13日起,民眾可赴央行指定的銀行、郵
局兌領新鈔,不過拿到新鈔的同時,大家可曾想過鈔
券誕生故事,央行今天透露,台幣鈔券和人一樣,都
會經歷出生、步入社會、休息再出發等階段,100
元、500元是「勞碌命」,使用平均壽命僅約2年。

打開錢包,一張又一張平整的百元、千元鈔券映入
眼簾,有時不免疑惑,手上的鈔券都十分乾淨整潔,
破損老舊的鈔券都去哪裡了。

中央銀行官員解釋,新台幣鈔券的一生從央行轄下
中央印製廠誕生,由於央行將發行業務委託臺灣銀行
辦理,鈔券將前往臺銀各地庫房,由臺銀發行、步入
社會。

鈔券在民眾、店家手上遊歷多時,外觀難免折損、
破舊,甚至遭塗鴉,此時就必須「進廠維修」。央行
官員表示,臺銀除了發行,也負責鈔券回籠整理的工
作,在此階段,「高速鈔券整理機」將代替人力、扮
演關鍵角色。

央行官員指出,高速鈔券整理機可以設定髒舊度、
軟硬度等參數,每張鈔票經過機器時,機器會經由感
測器、影像等方式判定鈔券有沒有缺角、折角或塗
鴉,並測試厚度、透光度等,如果鈔券不堪使用,便
就地銷毀;其他相對完好的鈔券,經過整理,就會成
為「如新券」,有如新鈔般煥然一新。

高速鈔券整理機一肩扛起讓鈔券保持整潔的重責,
身價自然不斐。央行官員透露,這機器「一台要幾千
萬」,臺銀北中南都有整鈔中心,每天都有好幾部高
速鈔券整理機運作,一台機器一小時可以處理幾萬
張,「沒有這樣的話,市面上流通鈔券不會這麼
好」。

根據央行統計,100元及500元鈔票因周轉次數高,
平均使用年限約2年,1000元鈔票使用期間則約4年。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也曾在立法院備詢時指出,鈔
券回籠到臺灣銀行會進行整鈔作業,若髒舊不適合再
流通,就會銷毀,100元券銷毀率約達40%。

正如同華人社會俗諺所說「舊的不去、新的不
來」,除了銷毀舊鈔,央行每年也會委請中央印製廠
印新鈔,每年經費約30至40億元。

至於印製鈔券的成本多少,央行揭曉答案,依面額
不同,成本會略有差異,平均每張印製成本落在3至4
元,但像500、1000元有光影變化箔膜的防偽設計,
成本會比100元高一些。

儘管數位時代來臨、行動支付愈來愈普及,央行發
行局局長鄧延達表示,並沒有看到現金鈔券的需求下
降。

鄧延達歸納2點原因,一是疫情之下,民眾基於減
少接觸的預防心理,提領現鈔的金額反而增加,其
次,低利率時代讓民眾不急著把錢存入銀行,慣於留
點現金在身上,這些因素使得國人對鈔券需求還是很
殷切。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