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太空中心:低軌衛星零組件 拚明年底6成台灣自製

(中央社記者張璦新竹2023年01月6日電)國家太空
中心主任吳宗信今天表示,中心轉為行政法人,未來
3年預計招募300人,薪資有所提升、更具吸引力;此
外,他提及,台灣已經展開低軌衛星相關零組件開
發,目標是明年底約60%為台灣自製。

國家太空中心(Taiwan Space Agency,TASA)1日
正式改制為行政法人,今天舉辦揭牌典禮,吳宗信針
對太空中心過去、現在計畫與未來任務,進行簡報。

他表示,國家太空中心一步一腳印,建構衛星整測
廠房、影像處理中心等基礎設施,並鍛造自主太空技
術;目前的計畫包含台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
者」、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福衛八號」;B5G低
軌通訊衛星預計2025年、2026年發射6顆,將在國家
通訊韌性上,扮演重要角色。

展望未來任務,吳宗信表示,國家太空中心會推動
本土太空產業,培育多元太空人才,成立太空教育辦
公室,也會提升太空技術能量,並完備國家發射場域
與太空環境驗測平台等基礎建設。

他指出,國家太空中心改制為行政法人後,資源會
擴充,最重要任務是擴展、輔助台灣本土太空產業發
展,行政法人擁有相當大的彈性推行相關政策。

吳宗信表示,改制後的太空中心,將新增「太空新
創事業處」,將以育成中心的概念,無論內部技術發
展到可商業化程度,或是大學端或私人團體認為太空
中心有好的軟硬體與專家,透過國家資源移到新的
BU(Business Unit),用商業化方式找資金技轉。

吳宗信說,低軌衛星不僅是全世界,也是台灣專注
的焦點,台灣優勢在於,太空中心過去20、30年已建
構一定基礎,且台灣也展開零組件開發,目標是明年
底約60%完全台灣自製。

媒體關心太空產業與半導體產業在人才上有高度重
疊,太空中心給出的薪資是否有足夠吸引力;吳宗信
表示,中心未來3年預計招募300人,中心轉為行政法
人,薪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比以前更有吸引力,
「我們這邊生活品質算相當正常,是有限的責任
制」。

吳宗信表示,太空不管是衛星、火箭或影像處理,
人才來源廣泛,大學不一定要讀航太系,機械、數
學、電機、電子、土木材料等,這些專長都需要,且
一個月前啟動南部火箭研究基地招募,「湧進的履歷
超乎我們要招的人5到6倍,這是以前沒看過的情
形」。

先前他提出「北衛星、南火箭」願景,吳宗信今天
進一步提到,今年開始會有入軌火箭計畫,預定是在
南部,「一切照計畫在進行」。

針對國家發射場址,吳宗信說,今年開始會啟動選
址,會照一定規矩,進行環評。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