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貿易倡議助台入CPTPP 學者:美國替台灣做證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3年01月17日電)台美21
世紀貿易倡議第2回合談判今天落幕,有望數週內包
裹簽署早收協議。學者認為,光是進入談判階段,便
足以反映台美關係實質升級,也代表台灣具備高標
準,有助於台灣加入CPTPP,「美國替我們做證」。

台美去年6月1日啟動21世紀貿易倡議,14日起在台
北舉行第2回合談判,並在今天圓滿結束,行政院政
委、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表示,雙方對
貿易便捷化、法規制定、反貪污、中小企業、服務業
國內規章等5項議題大部分條文都有共識,僅少數條
文須未來透過視訊協商,有望數週包裹簽署早收協
議。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接受中央
社記者訪問表示,這代表上述議題潛在有爭議條款都
已獲得溝通解決、取得共識,剩下的是修正文字、翻
譯等收尾工作;若後續談判頻次維持,極有機會在11
月完成剩餘議題談判。

李淳認為,台美貿易倡議討論議題都是當今FTA涵
蓋內容,以此為先例,也有助於台灣未來和澳洲、加
拿大、日本、歐洲等其他國家洽談經貿協定。

他指出,這是台灣首次與主要貿易夥伴、且為大型
國家談FTA的經驗,「尤其是跟美國,我們已經期待
這樣的機會至少20年」,如今,光是進入談判階段,
就足以反映台美實質關係升級,「對台灣的意義不需
要等到協定生效,現在就已經有意義」。

同時,對於台灣希望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
定(CPTPP)也具墊腳石作用,代表台灣已準備好落
實高標準,「美國替我們做證」。

另一方面,同樣由美國貿易代表署主導的印太經濟
架構(IPEF),李淳認為,礙於東協國家採不站邊態
度,台灣要成為成員有其困難性,但他也肯定此次談
判成果能促進台灣「實質參與」IPEF,例如以觀察
員、專家、受邀貴賓方式出席,加上透過經濟繁榮夥
伴對話(EPPD)、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
(TTIC)等平台交流,即能確實掌握IPEF討論議題,
「未來要是有機會可參加,就不是一張白紙」。

此外,本次談判新增的「服務業國內規章」議題,
是從法規制定獨立出來,李淳認為,將兩議題拆開,
推估是因服務業國內規章與良好法制作業主管機關不
同,例如金管會主管金融服務業,基於技術性考量予
以區分,有利於加速談判,假使包裹在良好法規一併
談,可能最後才會觸及這部分,反而拖延談判進度。

台美關係升級的同時,李淳提醒,政府短時間應聚
焦在「如何讓產業感受到協議內容價值」,待可公布
協議文字時,應舉例說明條款意義,包含對產業降低
成本助益與未來優勢。他也提到,美國擁有豐富經貿
談判經驗,在徵詢產業意見部分亦同,也是值得台灣
學習之處。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