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理事:認為高房價與央行無關是錯誤政策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3年01月19日電)政府健
全房市方案上路多時,房價依舊居高不墜,央行理監
事會議事錄摘要顯示,有央行理事在會議上疾呼「認
為高房價與央行無關,這是錯誤的政策」,呼籲央行
不要把處理高房價責任推給其它部會。

中央銀行今天公布去年第4季理監事聯席會議事錄
摘要,揭露當天除了貨幣政策,高房價也引起論戰。

有位理事表示,房價上漲幅度驚人,這段期間央行
還呼應業者,指稱房市有剛性需求、成本上升,但自
2022年初以來,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大幅下降,房價還
是大幅上升。

理事接著指出,目前為止,房貸集中度僅些微下
降,最近幾次理監事會,央行卻都未再推出新的選擇
性信用管制措施;高房價不僅造成房價負擔能力惡
化,還會帶動房租上漲,進一步推升通膨,也與金融
穩定密切相關,央行認為高房價與央行無關,這是錯
誤的政策。

理事表示,根據研究,台灣的房價循環領先信用的
循環,這意味房價上升主要不是由銀行信用增加所驅
動,這也可解釋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對抑制房
價效果不甚顯著;許多研究也指出,台灣房價上漲多
來自預期房價上漲的短期投機動機所驅動,因此央行
應正視處理高房價的責任,不應推給其他部會。

另位理事則回應,央行職責是維護金融穩定,關注
重點在於房價會不會危及金融穩定,而且選擇性信用
管制不是以控制房價為主,而是關注不動產信用對金
融穩定的影響。

這位理事接著說,央行已推出4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措施,2022年以來的緊縮貨幣政策,也有助於強化選
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成效;主要國家升息是因應高通
膨, 抑制房價僅是附帶效果。

理事並強調,央行希望房市能夠軟著陸,因為房市
硬著陸帶來的傷害很大,到時政府得動用更多政策工
具來拯救房市,近期中國房市就是一例,而1989年至
1990年間,日本央行以大幅升息處理房地產問題,也
導致不動產價格崩跌,經濟陷入長期停滯。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