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觀點大不同 調查:女性認同度高年輕人得加把勁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3年01月22日電)全球吹
起綠色永續風,台灣也努力趕上潮流。不過工研院調
查台灣民眾淨零認同度,發現不同族群,結果大不相
同;女性認同度普遍偏高,男性則關注駕駛、居住等
議題,意外的是,年輕人對淨零永續的認同度明顯偏
低。

2022年是台灣邁向淨零轉型的關鍵年,國發會於去
年3月底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而後各部
會緊鑼密鼓籌備相關執行細節,12月底,國發會與環
保署率各部會共同公布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戰略,展
現政府決心。

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中,其中一項是「淨零綠生
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處長蔡玲儀表示,社會大眾
的行為改變是帶動國家減碳的重要核心,透過食衣住
行、生活及商業模式的改變,就能響應淨零。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去年也發起「2022台灣民眾淨零
永續行為調查」,想要了解台灣民眾對於淨零永續行
為的落實程度與認同度,結果發現,女性與年長者的
認同度普遍較高。

調查列出20項與食、衣、住、行、育樂、用品相關
的行為,如食物零棄、新衣減半、居住綠建築、通勤
共乘、節能家電等,並觀察民眾已經這樣做、可能這
樣做的比例,進而掌握民眾對各種減碳行為的認同
度。

有趣的是,20項行為中,女性認同比率普遍高於男
性,男性只有在節能駕駛、居住綠建築、以租代買、
居家上班這4項行為認同度高於女性。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能源策略長林志勳分析,女性往
往負責家中日常開銷,而食當令食材、新衣減半等有
助減碳的做法,都能夠節省支出,容易獲得共鳴,推
測這是女性對淨零減碳行為認同度普遍高於男性的原
因。

男性認同度高的節能駕駛、居住綠建築、以租代
買,林志勳表示,這些行為男性覺得切身相關,且在
駕駛、居住等面向,可能占有較多決策主導權,因此
認同度較高。

至於居家上班為何男性認同度比女性高,林志勳推
測,或許男性認為居家上班可以幫忙照顧家庭,但對
女性而言,好不容易上班可以不用處理家事,如果居
家上班,「豈不是更忙碌?」

林志勳接著指出,調查之前,原本認為年輕人未來
生活型態與淨零永續密切相關,應該會相當關注,
「結果非常shock」,20項行為中,年輕人只有1項
「通勤共乘」認同度高於其他族群。

林志勳表示,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後來與國際研究機
構交流,發現國外也是如此,年輕人對淨零永續認知
與參與程度都偏低,推測是年輕人資訊接受程度較少
所致。

「淨零可能在電視上談,但年輕人不看電視,都看
網紅、Youtube」,林志勳認為,年輕人具有高度可
塑性,應針對年輕人調整策略,透過適當管道傳遞訊
息,內容也要有趣而非長篇大論,才能有效改變年輕
人的行為。

至於如何有效引導更多民眾落實淨零永續,林志勳
表示,可掌握EAST法則,執行上要有便利性
(Easy)、具備吸引力(Attractive)、社交性
(Social)與即時性(Timely)。

舉例來說,賣場設有節能家電銷售專區,民眾不用
費心到處尋找,就能看到能效高的選擇;林志勳表
示,這運用了「預設選項」的技巧,降低民眾選擇困
難症,更能激發民眾選擇節能家電的決定。

林志勳認為,政府透過法規與基礎設施協助並創造
淨零需求,企業則配合政府政策、掌握民眾行為傾
向,推出淨零永續商品,相輔相成之下,就能達到引
導民眾行為改變,帶動市場綠化的效果。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