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12月外銷訂單恐年減3成 全年負成長幾成定局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2023年01月29日電)因全球
通膨升息、俄烏戰爭及中國解封過快等挑戰,經濟部
預估111年12月外銷訂單年減幅將擴大到3成,且各主
要貨品接單幾乎全軍覆沒,即使有去年底春節備貨及
歐美消費旺季等支撐,仍難以回天,全年幾乎篤定陷
入負成長。

面臨全球通膨升息、俄烏戰爭膠著、中國解封過快
導致疫情升溫,以及前年同期基期過高等因素,經濟
部統計處去年11月預估,111年12月的外銷訂單接單
金額,將介於470億至490億美元,年減幅將擴大至
30.8%至27.8%。

至於去年第4季接單表現,統計處預估為1525億至
1545億美元間,單季年減幅度將為20.8%至19.7%;全
年接單表現,預期接單金額介於6616億至6636億美元
之間,年減1.9%至年減1.6%。

統計處長黃于玲分析,面對上述幾項大環境條件並
未顯著轉好,以及110年12月基期是近年最高的1個
月,直接導致去年12月外銷訂單接單減幅急遽擴大,
尤其是中國近期解封後,整體疫情對其經濟與供應鏈
帶來的不確定性,都是難以掌握的變數。

統計處預估,12月接單金額得超過590億美元才能
維持全年正成長,金額與預期的470至490億元差距不
小。

黃于玲接著指出,去年11月接單金額僅501億美
元,在大環境不佳、美中科技戰持續升高的情況下,
整體接單表現要突然大幅成長的可能性極低,這也是
為何統計處預估去年全年表現將會呈現負成長的主
因。

去年底雖有春節備貨、歐美消費旺季,以及新興科
技應用持續成長等支撐,黃于玲說明,前兩者的需求
仍免不了整體終端需求疲軟的影響,整體而言,上述
因素的挹注力道難以抵銷終端需求造成的負成長。

對於在去年長期支撐外銷訂單表現的國際品牌手機
新品上市效應,黃于玲指出,這塊的成長力道其實在
去年11月就已經減弱,主要是受到中國防疫清零政策
遲未解除的影響,如今又伴隨著大環境因素與整體終
端需求疲軟,更進一步沖淡手機新品效應的助益。

關於去年12月各大貨品類別表現預期方面,黃于玲
坦言因為廠商開始進入庫存調節期間,且還沒到底,
導致整體供應鏈上下游都受到影響,預期各主要貨品
包括以往表現較強的科技類貨品,料將全面持續衰
退。

對於今年接單表現,黃于玲指出,根據IHS Markit
先前預測,雖然112年全球經濟表現將逐漸好轉,但
第1季將是全年中表現最差的一季,而外銷訂單表現
與全球景氣息息相關,預期今年第1季接單表現可能
成為今年最低點,後續仍須視更新資料出爐後的變
化。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