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關鍵技術審議將設迴避機制 三面向成審查關鍵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張璦台北2023年01月29日電)
由產官學所組成的「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審議會」將負
責技術範疇認定,並將針對親屬、企業間設有利益迴
避機制,且關鍵技術經提報後,將著重於技術市場規
模、競爭力分析、智財布局藍圖等面向審議,認定是
否為關鍵技術。

為確保國家競爭力,國家安全法修正案將營業秘密
保護提升至國安層級,並以「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概
念加強保護。立法院會去年5月三讀國安法修正案,
國科會去年底開始預告子法「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認定
辦法」草案。

根據草案內容,國科會將設置關鍵技術審議會,負
責辦理關鍵技術項目認定等工作,由國科會主委兼任
召集人,並聘任至多27名來自產官學研,以及國防、
情報、治安、大陸事務、司法等機關構的審議會委
員。

在政府代表方面,知情官員透露,政府代表主要來
自負責補助、委託、出資科研發展的機關構,其中攸
關產業政策的經濟部,料將由工業局、技術處予以協
助,並由國科會前瞻及應用科技處擔任審議會的幕僚
單位。

據國科會規劃,子法預計在3月初預告期滿,並將
協同法務部公告母法國安法時一起上路。知情官員指
出,審議會首度召開日期將視母法上路時間而定,但
不會特別預設優先討論個別產業技術,為了確保國家
競爭力,審議會委員會站在國家的格局看待。

草案規劃審議會每年至少應召開一次會議,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且為確保關鍵技術項目符合實務現況
並跟得上未來趨勢,除各界代表組成的委員,審議會
也可邀請利害關係團體代表與相關專家列席提供意
見,

據了解,未來政府機關構、關鍵技術主管機關,以
及由國科會設置的關鍵技術辦公室等,在提報審議會
審查關鍵技術項目時,需提供包含該關鍵技術的市場
規模、競爭力分析、智財布局藍圖等面向的資料,以
利審查。

對於審議會委員若來自企業或擔任企業顧問,在審
議、認定關鍵技術時,可能會有的營業秘密或競業的
疑慮,據規劃,子法除有要求親屬、家人利益迴避,
也將會建立企業相關的利益迴避機制。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分析,根據
台灣產業現況,比較需要先被保護的技術範疇,將以
半導體產業為主,以及自半導體產業延伸的新興科技
領域,包括高效能運算、量子電腦、車用電子、物聯
網、伺服器、雲端運算等領域技術。

劉佩真分析,目前全球趨勢,各國都亟欲建立完整
半導體供應鏈,並保護自家關鍵技術、智慧財產權,
她認為此次修法立意良好,不過若法條對於關鍵技術
的界定不夠明確,可能讓企業擔憂有觸法的疑慮,也
可能導致在與海外技術交流上趨向保守,尤其是與中
國有關者。

劉佩真直指,尤其在美中兩強爭霸白熱化以後,若
法律定義不夠明確,可能會導致企業界過度擔心觸法
或地緣政治壓力,引發寒蟬效應,進而減少海外技術
交流甚至暫停合作,或者出清在中國或其他國家的股
權、廠房等。

劉佩真建議,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分散生產基地的趨
勢下,修法整體方向是要避免關鍵技術外流或被滲
透,不過在立法過程中,應充分結合產業界的意見,
多著墨於立法的細節及關鍵技術定義,才能使修法更
為周延,業者也有所依循,發揮保護關鍵技術的成
效。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