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強化網路韌性 數位部推低軌衛星2年計畫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江明晏台北2023年02月17日
電)台灣、馬祖間2條海纜中斷,凸顯網路通訊韌性
的重要性。數位部今年起規劃2年期計畫,驗證低軌
道衛星提供應變通訊的可能性,業界則建議多種方式
互為備援。

以近期台馬2條海纜中斷事件而言,中華電信高層
表示,雖然海纜全斷,但以微波備援頻寬方式仍能提
供電話、國安、政府、飛航、銀行、民生等重要電路
使用,但對一般寬頻上網服務影響大,導致民眾生活
不便。

為何有這樣的狀況,中華電高層說明,海纜頻寬是
以TB為計算單位,算是「高速道路」,微波原則是以
GB為計算單位,類似「一般道路」,目前使用中的
高軌道同步衛星ST2也能扮演備援角色,但頻寬容量
則是以MB為計算單位,和目前當紅的低軌衛星一
樣,都是小條的「替代道路」,雖然頻寬不夠大,但
能確保通訊不會完全中斷。

緊急事件發生時如何確保通訊,網路韌性的議題至
關重要,電信業者認為,不論是低軌衛星或是其他替
代方案,必須要有好幾種解方,才能互為備援。

俄烏戰爭讓外界看見低軌衛星的價值,烏克蘭已為
強化網路韌性努力了2年多;因應人為、天災等緊急
事件,數位部持續建立通訊韌性,數位部長唐鳳公開
發言多次提到,在通訊網路應變韌性計畫方面,目的
是要確保各種緊急狀況發生時,若海纜、行動網路、
固網等既有通訊系統遭到破壞,台灣通訊網路仍可藉
由非同步軌道衛星,讓必要訊息可在國內外傳遞。

數位部在低軌通訊衛星部分,去年11月已開放申請
商用衛星通信頻率,目前2個申請案正在審查中。

數位部針對非商用部分有「應變或戰時應用新興科
技強化通訊網路數位韌性計畫」,今年起為期2年規
劃以概念性驗證(PoC)方式,在國內縣市約700餘處
和3個國外站點,設置非同步軌道衛星設備,以驗證
非同步軌道衛星在台灣提供通訊服務的可行性。

唐鳳受訪時曾說,台灣看到「星鏈」(Starlink)在
俄烏戰爭的成功經驗,為避免被特定衛星供應商綁
住,台灣會盡量同時跟多個供應商合作。

中華電也表示,樂於跟任何業者合作提出申請,以
PoC模式測試低軌衛星通信收訊,以及建構網路韌性
等議題,法規方面都尊重官方規定。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