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外銷訂單連5黑 統計處估2月跌幅有望收斂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3年2月20日電)經濟部
統計處今天公布1月外銷訂單金額475.1億美元,雖為
歷年同月第3高,但年減19.3%,連5黑;不過,統計
處預期,由於今年2月工作天數較多,加上中國解
封,產能、消費復甦之下,2月外銷訂單衰退幅度有
望收斂。

統計處預估,2月外銷訂單金額460至480億美元,
年減6.9%至10.8%。

經濟部統計處今天公布1月外銷訂單475.1億美元,
年減19.3%,表現優於上月預測。統計處長黃于玲表
示,主因中國大陸解封復甦,帶動歐洲手機訂單遞延
效應,因此跌幅有所收斂,但此數據也不代表歐洲景
氣轉好,全球終端需求仍舊低迷。

根據統計處詢問2069家廠商有關中國復甦對1月訂
單影響,約7成廠商表示不受影響,他們依舊認為全
球需求走弱影響較大,或者中國非其主要市場;7.6%
廠商認為供應鏈順暢有助客戶下單,加上經濟活動復
甦需求增加,因而訂單增加;僅5%廠商則認為低價搶
單、確診停工等導致訂單衰退。

至於中國解封對2月訂單影響,認為不受影響廠商
比例降至66.8%,認為會增加訂單的廠商提升至
9.6%,顯示廠商看好中國解封,不過,多數廠商仍認
為全球經濟因素才是影響接單主因。

按貨品別觀察,資訊通信產品訂單金額172.3億美
元,創歷年同月新高,結束連續3個月負成長。黃于
玲表示,主要受惠中國大陸封控解除後,供應鏈持續
改善,帶動手機接單增加,致接單年增9.8%。

然而,電子產品因終端產品需求仍疲弱,客戶持續
去化庫存,導致訂單金額年減21.8%;光學器材因面
板市場供過於求,且價格低於去年同期,加上光學鏡
頭接單減少,接單年減48%。

針對資通訊產品由黑翻紅,但電子產品維持衰退態
勢,甚至創14年以來最大減幅,黃于玲分析,電子產
品受終端需求疲弱影響,導致IC設計、印刷電路板、
記憶體等接單減少;雖說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但
也面臨高基期效應。

傳統貨品方面,塑橡膠製品、 基本金屬、化學品及
機械訂單金額分別年減49.4%、45.4%、38.4%及
38.4%;其中,塑像膠製品更創73年1月有資料以來最
大減幅。

分析主要接單地區,美國、中國大陸及香港及東協
分別衰退14.7%、45.9%及29.1%,僅歐洲受到手機遞
延效應影響,年增18.3%,終結連續2個月負成長。

展望未來,黃于玲表示,2月由於工作天數明顯增
加,加上中國解封後,只要產能、消費逐漸恢復,將
挹注接單動能,2月外銷訂單年減幅度有望收斂。

不過,她補充,雖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
興科技應用與數位轉型需求持續擴增,加上台灣半導
體產業具競爭優勢,有助於減緩第1季接單的淡季效
應,但通膨、升息壓力仍在,加上俄烏戰爭未停、美
中科技戰持續,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仍高,後續發展須
密切關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