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壽險業平穩避險成本 金管會鬆綁外匯準備金3規範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3年03月16日電)2022年
新台幣貶值,壽險業外匯準備金水位大幅升至新台幣
2289億元。金管會今天拍板修改外匯準備金累積上
限、沖抵下限並新增傳統避險成本沖抵及提存機制,
讓壽險業不必在傳統避險成本、提存外匯準備金負擔
下兩頭燒。

2022年新台幣兌美元貶值高達9.83%,壽險業外匯
準備金累積餘額年增1850億元、達2289億元的歷史新
高水位。因壽險業外匯避險成本在台美利差擴大下逐
步攀升,壽險公會向金管會提案建議鬆綁外匯準備金
規範,以平穩避險成本。

金管會今天宣布採納壽險公會建議,「人身保險業
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應注意事項」將進行3大鬆綁,
包括修改外匯準備金累積上限、沖抵下限、新增傳統
避險成本提存及沖抵機制,讓壽險業管理匯率風險時
更具彈性。

第一,金管會現行規定外匯準備金累積上限為當年
底壽險業海外投資總額的9.5%,將改為前一年度海外
投資淨曝險平均部位以95%信賴水準計算的1年外匯風
險值。

第二,金管會新增傳統避險成本額外提存或沖抵機
制,舉例而言,當月1年期新台幣兌美元換匯
(Currency Swap)交易平均避險成本低於歷史平均避
險成本率時,差額可以外匯準備金提存25%,當成本
高於歷史平均避險成本率時,差額可以外匯準備金沖
抵25%。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明,外匯避險成本率
長期和景氣循環一樣具週期性,為使外匯避險成本趨
於穩定的長期平均,在避險成本相對低廉時額外提存
外匯準備金、相對高昂時額外沖抵外匯準備金,因此
作出修正,可更發揮外匯準備金晴天儲糧、雨天撐傘
特性。

最後是金管會修改沖抵下限規範,根據現行規定,
外匯準備金每月月底餘額不得低於沖抵下限,即自
「前1年累積餘額」或「自2012年至前1年各年底累積
餘額平均值」的2成,改為前5年度平均每月固定提存
金額的6倍,目前約139億元。

金管會保險局財務監理組長劉純斌解釋,去年底壽
險業外匯準備金累積餘額達相對高水位,按原先規範
設算,外匯準備金累積上限及沖抵下限雙雙提高,導
致壽險業必須繼續提存外匯準備金,同時無法動用沖
抵的空間更大,壽險業又要付出昂貴傳統避險成本,
形同「兩頭燒」。

劉純斌指出,放寬外匯準備金規範後,各家壽險業
者提存外匯準備金的成本負擔大幅減輕、匯率管理也
更有彈性。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