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生零重力實驗登太空站 獲若田光一欽點奪獎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023年03月17日電)日本太空
人若田光一今年1月在國際太空站,操刀台灣學生蔡
志群發想的「零重力水渦」實驗,這項提案今天獲得
若田光一欽點,拿下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2022零重力實驗」比賽的特別獎。

JAXA發起「2022零重力實驗」(ATZG)活動,向
亞太地區學生募集簡單、新穎、視覺效果明顯的實驗
計畫,從201案海選出6個實驗,交由國際太空站
(ISS)上的若田光一執行,目前就讀國立中央大學
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二年級的蔡志群,正是入選者之
一。

JAXA今天上午舉辦線上總結會議,蔡志群以及來
自日本、泰國、新加坡等的入選者,針對各自實驗過
程、結果與原理進行說明。

蔡志群以高中科展題目為靈感,發想出「零重力水
渦」提案;在地面上大力搖晃裝滿一半水的瓶子,水
會產生一個渦漩,不過,他預想,在太空微重力環境
中,分別以縱軸和橫軸方式搖晃瓶子,水體會產生不
同變化。

將瓶身立直,以縱軸搖晃,產生的向心力,讓水貼
著瓶壁旋轉,微重力狀態下的漩渦,形成「中空」的
渦管;瓶身橫躺,以橫軸旋轉,水會分開集中在瓶子
的左、右兩側,中間則有個大泡泡;這兩個實驗結
果,都符合蔡志群預期。

日本太空人大西卓哉今天在總結會議,特別針對橫
軸旋轉部分,向蔡志群提問。

分析若田光一在國際太空站執行實驗的影片,蔡志
群表示,當以水平橫軸方式旋轉瓶子時,會出現向心
力,比較重的部分、也就是水,會被甩到越外側,集
中在瓶子左、右端;比較輕的部分、也就是氣泡,則
集中在中間區域;同時,因為向心力的緣故,越靠近
左右兩側的氣泡,體積越小、數量越少。

他進一步指出,橫著轉水瓶的時候,也可以觀察到
水體有些許的垂直旋轉,造成氣泡沿著水面,從壓力
高處,往壓力低處移動,所以壓力高的區域就沒有氣
泡,至於為何氣泡沿著空腔的水面移動,則是因為表
面張力。

大西卓哉聽完蔡志群的解說後表示,他對蔡志群深
入分析細節的方式,印象深刻。

會議尾聲,大西卓哉代替「剛回地球,行程滿檔」
的若田光一,宣布「2022零重力實驗」比賽特別獎
Crew Award得主,「由來自台灣的Roger Tsai(蔡志
群)」拿下。

大西卓哉說,若田光一之所以選擇蔡志群,是因為
他的提案,呈現出掌握水在微重力下,變化樣態的過
程,且開發出將這些現象視覺化的方法。

不過,若田光一在會議倒數結束之際驚喜現身,他
先恭喜得獎者,並表示,每位學生的提案主題都非常
有趣,希望學生繼續追求熱情所在,保持好奇心,在
浩瀚太空中尋找答案。

會後,蔡志群與中央社記者分享獲獎心得,他說,
很感謝JAXA與亞太各國太空機構聯合舉辦活動,當
初參賽是想練英文作文,從沒想過提案會被選為最終
6個實驗之一、登上國際太空站,更沒想過今天會獲
得Crew Award。

蔡志群表示,零重力實驗計畫也讓他更加堅信,
「太空不僅僅只是個夢,也是人生的方向」。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