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理監事會23日登場 學者:出口萎縮估暫緩升息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3年3月19日電)全球景
氣低迷,又逢歐美金融業爆雷,中央銀行將在23日召
開今年首場理監事會議,學者認為,台灣電價調漲雖
對物價產生壓力,但出口持續萎縮,預期央行將暫緩
升息,否則一旦系統性金融風險發生,後果不容小
覷。

美國加密貨幣友好銀行Silvergate Bank及Signature
Bank陸續倒閉,矽谷銀行(SVB)因流動性不足遭接
管,瑞士信貸銀行(CS)則一度因市場疑慮升溫導致
股價崩落,歐美金融業爆雷,市場波動加劇讓投資人
憂心忡忡。

外界關切後續衝擊是否持續發酵之際,央行將在23
日召開今年首場理監事會議,景氣預測、利率走向等
備受關注。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央行預估全年消費者物
價上漲率(CPI)可望降至約2%,但未來要回到過去
「低通膨」狀態仍有困難性,加上台灣出口表現不樂
觀,以及近期歐美金融事件衝擊台灣壽險業,「不升
息機會大一點」,但可能搭配調升存款準備率。

美國聯準會(Fed)和歐洲央行(ECB)緊急聯手
表態,分隔處理抗通膨和穩定銀行流動性,4大外銀
17日重新調整Fed的3月升息預測,從2碼估測調回1
碼。王健全認為,此將增加央行喘息空間,「若要升
息,最多也是半碼」,畢竟最近電價剛漲、通膨問題
仍在,又逢缺工嚴重等導致服務業成本上升,房租居
高不下,應審慎決策。

物價是央行制定貨幣政策重要參考基準,中央大學
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電價調
漲短期將對物價造成壓力,但從去年3月全球進入升
息循環、第4季以後多國出口呈現衰退,台灣也有相
同情況,預期歐美消費投資今年會進一步下降,讓國
際原物料、特別是能源價格獲得修正空間。

也就是說,儘管調整電價讓國內商品價格升高,但
進口物價壓力得到紓解、進口商品價格下降,兩相抵
銷,今年物價壓力將較去年減輕許多。

全球景氣低迷,台灣出口廠商營收持續萎縮,又逢
4月調漲電價,吳大任說,廠商樽節成本(如讓員工
放無薪假或裁員)將削弱家庭所得,進而影響內需表
現,因此他認為央行3月不升息機率大,否則恐導致
企業融資利息成本增加,產生債務違約。

他進一步說,台灣產業結構垂直分工,只要下游廠
商爆發財務危機,將產生連鎖反應,一但系統性金融
風險發生,「要救回來所需成本更大」。

另外,王健全示警,雖然矽谷銀行影響範圍為新
創、科技、數位貨幣產業,目前較無擴散跡象,但在
景氣下行時,「禿鷹隨時在看標的,哪些國家、銀行
脆弱就會攻擊」,衍生大大小小風暴的可能性不容小
覷。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