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半導體用電競爭力 工研院提垂直整合等3面向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3年3月21日電)4月電價
將調漲,平均漲幅11%。半導體廠為用電大戶,營運
成本勢將隨著揚升,工研院分析指出,半導體業可透
過產品面汰弱留強、全球布局及垂直整合,提升用電
競爭力。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在最新一期的簡訊電子書中發
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的分析報告,以用電競爭力檢視
半導體產業價值。

產科國際所指出,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2021年
製造業部門用電量約1574億度,占全台總用電量的
55.5%,為最主要的用電部門;製造業部門中,資訊
電子業用電量為最大宗,達600.6億度,占製造業部門
用電的38.1%,占全台總用電的21.2%。

另依照台電行業用電統計,半導體製造占資訊電子
業用電的58.1%,產科國際所估算半導體製造用電約
348.9億度。

產科國際所分析表示,2021年製造業平均用電1度
可產出新台幣47.1元附加價值,資訊電子業則可產出
67.6元附加價值,僅次於機械設備業的101.9元。半導
體業每用1度電可產出54.5元附加價值,優於整體製造
業平均水準。

產科國際所指出,製造業為台灣重要成長引擎,半
導體產業是其中貢獻主力,用電量雖大,不過用電競
爭力亦強。

產科國際所表示,2021年隨著全球景氣復甦,全球
主要半導體領導企業用電量均上升10%至28%,台灣
企業上升9.8%至12.6%,用電量上升符合產業趨勢,
台灣企業並未特別凸出。

至於用電量占比,產科國際所指出,韓國三星
(Samsung)和SK海力士(Hynix)用電均突破250億
度,約占韓國製造業用電的17%。台積電與日月光用
電約占台灣製造業用電的14%,也未異常。

產科國際所表示,由於歐美國家經濟發展程度高,
勞工與電力成本也高,附加價值衡量的用電效率也較
高,德州儀器(TI)及英飛凌(Infineon)每度電約可
創造3.2至5.1美元附加價值,高於台積電及日月光的
1.8至2.4美元,台灣企業在用電競爭力仍有精進空
間。

產科國際所指出,台灣企業可檢視個別產品效率,
從產品角度檢視用電效率,淘汰效率差的舊世代產
品,並可展開全球布局,以戰略地位的角度思維規劃
投資建廠,此外,企業還可透過垂直整合,如整合晶
圓製造與封測,提升產品價值,進一步提升用電競爭
力。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