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期食品精準配送東部偏鄉 共運平台把資源給對人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23年04月3日電)社會企
業孔雀魚團隊看到食物銀行物資送到東部的難題,打
造共運平台減輕物流負擔,希望讓即期食品精準配
送,把資源給對人。團隊想法也獲得數位部產業署公
益創新徵選推薦,搶到前100名的入圍門票。

創辦電商網站PayEasy,退休後成立社會企業的孔雀
魚創辦人、目前也是夠麻吉獨立董事的林坤正接受中
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現在的商業模式下,很多產
品還沒過期就得下架銷毀,台灣1年丟棄的食物達到
384萬噸,如何讓即期食品有機會送給需要的人,廠
商也不用擔心可能轉賣或侵蝕既有客群,是孔雀魚想
解決的問題之一。

過去看過很多企業想做公益,但未必能真的幫助到
需要的人,林坤正坦言,有的人只是拉紅布條到偏鄉
「擺拍」,物資若沒有妥善分配也可能造成浪費,
「雖然出發點是好心,但有時候好心也可能做壞
事。」

如何讓好心可以做好事,背後確實得一步步規劃。
林坤正透露,先前認識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理事長方
荷生,同時也是「臻佶祥食物銀行」成立者,發現相
關食物銀行系統在西部已運作多年,系統連同接收者
的宗教信仰都會考量到。

例如拜拜過的食品不會送到基督徒家庭等,也不像
有的食物銀行可能中元節後運送一次食品而已,而是
可以達到定期補充相關物資。

林坤正跟方荷生先前曾一起走訪東部,相較之下,
西部食物銀行蔬菜水果、泡麵、罐頭、米、洗衣精等
物資相對充裕,當時就有了把西部物資送往東部的想
法,也找當地教會牧師實際家訪了解需求。

不過,當兩人第一次把物資送到東部,開車來回數
百公里實在吃不消,「第一趟送就發現要另外想辦
法,否則難以長久」。

團隊後來設立共運平台,瞄準企業旅遊、小客車旅
遊等,如果民眾剛好要從台北前往花蓮,車子只要還
有空位,就可以到線上填寫表單,去台北倉庫取貨,
送到食物銀行在花蓮吉安新設立的倉庫,不僅可以解
決物流問題,也可以避免額外製造碳排量。

林坤正指出,目前共運平台多數是企業旅遊或是車
友聚會,車隊數量多,10多台車開到花東往往就能幫
上忙,但也希望更多人知道共運平台,擴大整體規
模。後端則由合作的牧師開車去載貨,透過接力方式
一站站送到偏鄉教會,再轉給所需家庭,目前可以協
助約400戶,今年年底希望可以達到1000戶。

過程中曾發生一段插曲讓林坤正很感動。他說,在
發送物資過程中,通常會請牧師協助拍照,藉此確認
物資送達以利後續稽核,不過當中有一位牧師在發送
物資時堅持無法拍照,因為擔心拍照當下會造成對方
的傷害;後來牧師改變方式,以牽手弱勢戶家中長輩
一起禱告的照片替代,因為「幫助一個人,尊嚴也要
留給他。」

以過去在商業圈打滾多年經驗,林坤正觀察,現在
企業負擔愈來愈多ESG責任,因此他希望把即期食品
配送的數據做整合計算,讓廠商更容易了解物資可以
發揮的效益以及可減少的碳排量,藉此增加企業投入
公益的誘因。

林坤正表示,目前正在開發系統,希望讓牧師從家
訪調查物資需求,到物資送達都可以顯示在同個系
統,未來也希望讓廠商、食物銀行可以即時檢視物資
狀態、何時抵達等,目的就是要讓相關軌跡一目了
然。

孔雀魚的提案在數位部產業署公益創新成為第一階
段過關的100案之一,林坤正坦言,目前做了一年多
已經有部分成效,但財務壓力也不小,希望後續通過
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徵選,爭取相關經費讓系統、碳
排計算可以更完整,也規劃設計給予參與者NFT(非
同質化代幣)憑證,盼打造整套模式,吸引更多企業
參與其中。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