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者:馬英九訪中 給兩岸統一出難題

(中央社台北2023年04月11日電)前總統馬英九結束
返鄉祭祖訪中行7日回台,北京學者說,馬英九這次
來訪給大陸出了難題,因他提民主統一與文明統一,
但當前兩岸價值理念不同,如何定義民主與文明,雙
方認知仍有差距。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陳劍是研究現
代化的學者,鑽研領域涵蓋經濟體制改革與協商民主
等,他8日在中國學習型社會領航者網站「愛思
想」,發表評析馬英九訪中專文。

陳劍在文章中指出:「馬英九此次大陸之行,或許
也給大陸出了難題。」他在湖南大學與師生互動時,
提出他的「和平統一」方案,也就是「民主統一」、
「文明統一」方案。

他說,問題在於,當前兩岸價值理念並不相同的情
況下,如何定義民主與文明,將決定兩岸未來走向。

陳劍表示,這次馬英九大陸行,多次提到與「民
國」有關的概念,數次觸及「前總統」的敏感身分,
更清晰無餘道出「一中各表」。

他說,雖然大陸方面給予了馬英九前所未有的理解
與包容,也反映兩岸存在互不隸屬的政治現實。

回顧馬英九此行所談及民國、中華民國、台灣總統
都被中國官媒消音,甚至只有駐北京的台媒獲准全程
跟著他,上海等其他省市的駐點都被排除,更完全隔
絕外籍和港媒的任何採訪機會。

而馬英九訪中12天期間往返於中西部省市,並未北
上訪北京,打交道的官員僅國台辦主任宋濤屬中央層
級,其餘皆由地方書記接待,以致馬英九雖以自身言
行在中國落實一中各表,卻淪為台灣內宣和與中國大
陸地方層級的對話。

儘管如此,陳劍仍藉著他的專文,還原馬英九3月
30日下午與宋濤會面提到「九二共識」,還有1992年
兩岸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一中的歷史事實。陳劍說,
這凸顯對於一中的政治意涵,雙方存有不盡相同的認
知。

至於4月2日馬英九在湖南回答學生說:「大家可能
不知道,『我們國家』在1997年修改了『憲法』,
『我們的國家』分成兩個部分,一個叫台灣地區,一
個叫大陸地區,都是我們『中華民國』,都是中
國。」

馬英九當時另指出:「台灣地區為台澎金馬,大陸
地區則是台澎金馬以外的領土;無論台灣或大陸,在
『憲法』上都屬於一個中國。」

陳劍則表示,馬英九此行,說明了九二共識依舊切
實可行,並注入新的活力,但馬英九的「一中各
表」,涉及到兩岸「誰能代表中國」的問題。

陳劍回憶,35年前也就是1988年,當時兩岸關係鬆
動之際,他曾寫信向大陸高層領導建言,兩岸執政黨
實現對等談判,最終建立一個兩岸共同認可的新的國
家,北京為首都,台北為陪都,進而實現兩岸統一。

他說,35年後,時過境遷,上述建言實現條件已不
成立,但至今,兩岸分離問題仍沒有解決。(編輯:
曹宇帆/朱建陵)1120411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