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半導體業發光發熱 是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3年4月12日電)代工大
廠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天表示,半導體過去
幾年在台灣發光發熱,讓世界看到且重視台灣,是台
灣半導體產業的「美麗與哀愁」,未來需要考慮布局
本島與海外產能比例。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合
作舉辦「地緣政治下的矽島曙光-科技產業的新賽
局」論壇,邀請各界專家針對未來黃金10年台灣最受
矚目的半導體以及人工智慧2大產業,進行深度剖析
與探討,童子賢以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身分出席。

童子賢表示,台灣的地理位置和半導體產業位置都
非常關鍵,具有重要性,也是台灣的「美麗與哀
愁」,「因為你長得美,所以全世界都來看你,有些
人你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所以台灣也有很多需要
去傷腦筋的事情。」

他表示,台灣既然在半導體產業這麼重要,一定有
很多值得去關心甚至操心的議題。台灣在現階段的半
導體表現很傑出,可是下一步及未來怎麼布局,產能
需要多少比例在本島、多少比例在海外,海外到底要
布局歐洲、美國或日本,這些需要業界一起來關心。

童子賢指出,目前台灣經濟重要支柱之一,來自半
導體競爭力。半導體過去幾年在台灣發光發熱,讓世
界看到台灣、重視台灣,甚至讓世界願意保護台灣,
至於台灣半導體前途未來要倚賴何處,這問題也需要
集思廣益。

他也提到,中國最近20年經濟快速成長起飛,石油
和半導體需求都無法自給自足。2021年中國進口石油
約2800億美元(約新台幣8.5兆元),為半導體投資的
軟硬體設備和元件一共進口約4320億美元。

童子賢透露,中國官員曾半開玩笑對他說,台灣不
要介意中國努力發展半導體,「用台灣的話來講,就
是要搞一點進口代替」。中國在半導體花太多外匯,
現在有意願自己努力。

童子賢分析,2007到2008年台灣因為浸潤式曝光製
程,開始展現超越南韓、美國的技術發展趨勢,台灣
逐漸奠定在疫情前後一支獨秀的地位,這樣的脈絡能
否繼續,還是會有人想超車,透過今天論壇主題可以
探討地緣政治下的矽島曙光,科技產業即將進入新賽
局。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