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奕瑾:台灣AI發展具信任度優勢 籲法規接軌國際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23年05月9日電)ChatGPT
問世後,人工智慧(AI)話題引發各界關注,台灣人
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表示,各國競爭開發AI技
術,台灣優勢在於技術具信任度,但在法規制定上需
加快腳步、接軌國際,並注意民眾不被AI偏見影響。

杜奕瑾今天出席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36th MIC
FORUM Spring 開擘」實體研討會的專家座談,對談
主題為「我國數位經濟發展機會與挑戰」。

杜奕瑾表示,ChatGPT其實也受地緣政治影響,因
ChatGPT資料主要以美國思想進行訓練,中國為避免
遭美國文化侵略,封鎖ChatGPT使用,並發展自己的
人工智慧技術。

面對美中各自加速開發人工智慧技術,杜奕瑾表
示,台灣須思考是否會在專業領域被邊緣化,並建立
相關機制和法規;他指出,台灣或許不需要自己訓練
一套人工智慧,但要注意民眾的想法不被人工智慧偏
見影響,且讓各行各業安心使用相關技術。杜奕瑾指
出,ChatGPT是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濫觴,科技發
展同時也引起不少爭議,有部分科學家呼籲停止研發
人工智慧,但科技進步的腳步不可能停下來,尤其各
國在科技領域互相競爭,「現在是人工智慧的iPhone
時代」,也是台灣發展人工智慧很好的時機。

杜奕瑾提醒,發展人工智慧的同時也須注意數位人
權、個資保護等,避免資料遭掠奪,台灣現在有聯邦
式學習的聯盟和平台,提供大家運用相同的資料格
式、進行跨中心訓練,同時維持彼此的資料隱私,可
應用在金融和醫療等高度重視個資的產業。

杜奕瑾表示,ChatGPT去年11月問世後,社會上出
現兩種態度,一為因科技進步帶來的喜悅,另一種是
對科技應用的擔憂,因人工智慧可能增加假消息傳
遞,在生成式科技隨手可得的時代,社會更需要思考
科技倫理道德。

針對人工智慧相關規範訂定,杜奕瑾指出,歐盟已
有第一套立法,美國耶魯法學院也針對科技倫理進行
討論;另因社會關注隱私和數位人權的保障,加上大
法官釋憲,台灣未來有望設立個資獨立專責機制來保
護個資。

杜奕瑾表示,相較於以往的產業發展追求低成本,
科技發展則聚焦在信任度,避免遭到平台壟斷或干
擾,台灣的優勢是能提供可信任的科技技術,他呼
籲,台灣在法規制定也要跟上世界腳步,讓世界知道
台灣科技是可信任的。

至於台灣目前發展人工智慧遇到最大的挑戰,杜奕
瑾表示,數位經濟會帶動軟硬體產業發展,勢必影響
各行各業,將帶來革新性、甚至毀滅性的影響,許多
工作未來可能也會被取代;他建議,須透過上中下的
政策性引導,將產業串連起來,台灣有很好的基礎,
希望各界人士共同思考如何引導新興產業發展。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