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闡明淨值比監理指標 還原先前立法3考量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3年05月16日電)國泰金
總經理李長庚近日拋出應取消淨值比監理指標,金管
會今天表示「謝謝指教」,至於先前立法將淨值比納
入清償能力指標,金管會主要有3大考量,且立法過
程均有與業者充分討論。

2022年美國猛烈升息,壽險業資產面反映持有債券
價格下跌,淨值全年蒸發逾兆元,壽險業透過金融資
產重分類,度過淨值危機。李長庚近日接受媒體專訪
時提出,應取消保險淨值比不得低於3%的監理指標,
並逐年降低外匯避險比重。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表
示,當初修正保險法,將淨值比納入監理指標時,立
法過程已經過充分討論並徵詢過業者意見,金管會當
時也有參考國外保險業淨值比情形,OECD(經濟合
作暨發展組織)國家淨值比都比國內保險業高。

蔡火炎表示,先前修法主要有3考量,第一,與美
國及日本等國家相較,國內保險業淨值比確實偏低;
第二,銀行業也有針對淨值比的監理要求;第三,在
監理上,保險業淨值涉及資本強度,因此當初立法將
淨值比納入清償能力指標。

至於壽險業是否應逐年降低外匯避險比重,蔡火炎
提到,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是提供保險業管理外匯風
險的工具,但並非唯一工具。

蔡火炎進一步表示,針對外匯風險管理,保險公司
還是要綜合考量海外投資曝險及對公司財務影響,由
保險公司自行審慎做出避險決策,現行法規上對避險
比重並無規定,皆回歸保險公司風險控管。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