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循環最終章?台美15日利率決策受矚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023年6月11日電)美國與台
灣將於15日相繼公布最新利率決策,學者分析,美國
景氣比預期好,最新PCE漲幅攀升、核心CPI年增率降
幅有限,為真正壓制住通膨,不排除繼續升息的可能
性;台灣方面,出口跌勢仍重、拖累經濟表現,央行
料按兵不動。

「超級央行日」將於台灣時間15日登場,美國聯邦
準備理事會(Fed)、台灣央行將接連發布利率決
策,投資人屏息以待。

市場多半預測升息循環將落幕,不過,根據最新公
布的數據,美國聯準會密切關注的通貨膨脹指標「個
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4月漲幅攀升,一反近
期降溫趨勢,使得聯準會6月再度升息的機率增加。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美國曾在70
年代遇過較嚴重的通膨,1979年石油危機時,聯準會
採急速升息政策,面對經濟狀況不好的結果,又快速
降息;降息後通膨回溫,便再次啟動升息。

吳大任表示,短期不穩定的貨幣政策,多少影響美
國後續多年的衰退問題,聯準會應有從歷史事件獲取
經驗,2000年後美國貨幣政策是「升息就是一直升上
去」;現在要先確定把通膨打下來,若採觀望態度,
不排除通膨可能在下半年開始回溫。

吳大任進一步指出,聯準會同樣相當關切的核心
CPI(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價格)年增率目前
為5.5%,與去年高點相比,僅下降1點多個百分點,
降幅可說非常有限。

綜觀上述,吳大任研判,美國6月應該會再升息,
因為只有繼續升息,通膨才有可能被真正壓抑住。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周雨田則指出,1個月
前,市場大概認定美國升息差不多見頂,但最新數據
顯示,美國景氣狀況事實上比預期好,因此6月升息
的機率,與先前預估時相比,應有變高,但「不升的
可能性還是較大、如果升息也不會太意外」。

台灣方面,吳大任分析,歐美主要國家升息對消
費、投資產生一定的影響,其外溢效應進而衝擊台灣
出口表現,第3季能否有起色也難說,而出口占台灣
GDP比重高,在此之下,台灣經濟可說是相當低迷。

他指出,若央行6月繼續升息,將加重家庭經濟壓
力以及企業經營負擔,多方考量下,央行這次應不會
調高利率,且「如果積極一點,現在其實應該降息
」。

周雨田則認為,儘管國內5月CPI增幅收斂,台灣央
行6月「應該不會升、如果升的話會意外」,但通膨
壓力尚未完全解除,核心CPI仍處在相對高的水準,
且後續沙烏地阿拉伯減產石油,烏克蘭水壩決堤沖毀
農作物、影響全球糧食價格,如果國際油價、糧價回
升,將為通膨情況添變數,央行第3、4季仍可能升
息。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