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送行者鐘文燐 賑災扶貧拉近台灣印尼距離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雅加達2023年06月17日專電)每
當印尼發生重大災難或當地台灣人陷入困境,都能看
到台商鐘文燐的身影。移居印尼超過30年的他,投入
慈善逾20年,過去更有「僑界送行者」之稱,因為他
協助許多客死異鄉的台灣人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每當電話響起,就代表又有新任務到來,鐘文燐的
手機宛如「救命專線」,舉凡印尼當地的天災人禍,
又或是台灣人遇到任何麻煩,他一接到通知就會立刻
啟動協助機制,就連記者採訪當下,他都正忙著處理
台灣人在峇里島浮潛溺斃意外。

今年73歲的鐘文燐,過去數十年曾協助被印尼警方
擊斃的台灣毒販辦理後事;也曾幫忙赴印尼探親卻客
死異鄉的台灣人善後;更甭提多次遠赴印尼地震、海
嘯災區賑災,捐助物資以及長年捐助孤兒院。

鐘文燐說,在異鄉打拚不容易,因此希望台灣人能
互相幫忙。早年,為了幫助台灣人,他得到處找資
源,並靠人脈籌集經費,但發現單憑一個人能做的太
少,決定與幾名台商共同成立基金會。

2011年4月,三輪慈善基金會(Yayasan Amal Tiga
Roda)正式登記運作。鐘文燐向中央社解釋,基金會
是由一群旅居印尼的台商組成,因感念取之於印尼這
塊土地,基於回饋印尼社會的理念而成立,至今除了
幫助僑界,也幫助印尼弱勢和給予急難救助,曾獲印
尼媒體多次報導。

三輪慈善基金會最近一次的任務是向去年發生強震
的席安約鎮(Cianjur)災民發放物資,這起地震造成
了數百人死傷,上千人無家可歸。

鐘文燐回憶,當時強震發生後,台商在一天內就組
成地震救援小組籌備物資,並在地震後不到一週抵達
重災區發放物資。他說:「那時候我們趕快先撥出一
部分善款應急,那一天開車花了6個多小時才抵達重
災區古格南(Cugenang)的偏遠村莊。」

這只是鐘文燐展現台灣民間力量、赴印尼災區前線
奉獻愛心的冰山一角。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18年印尼中蘇拉威西省
(Sulawesi)巴路市(Palu)遭海嘯及地震重創,當時
台灣捐贈水車協助災民重建家園。

鐘文燐說:「那時到災區看到整個巴路市滿目瘡
痍,上千棟房子倒塌,道路斷裂,真的很可憐,很難
用文字形容。」

雖然台灣和印尼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三輪慈善基
金會持續幫助印尼,可謂成功的國民外交。鐘文燐
說,許多民眾一聽到台灣就豎起大拇指,他並透露,
當時台灣捐給巴路市的物資發揮很大作用,巴路市的
居民至今提到台灣都充滿感謝。

鐘文燐驕傲地說:「當地政府當時還提供車輛給駐
印尼代表陳忠使用,且連續3天,24小時待命,可說
是相當禮遇。」當地官員也說,歡迎台灣人到巴路投
資,幫助當地經濟復甦。

鐘文燐認為,做這些善事必定能促進台灣與印尼的
關係,也是彼此間很好的交流,並拉近兩地民眾的距
離。

除了扮演賑濟救災的角色,鐘文燐也持續關注印尼
養老院及孤兒院的營運情況並給予協助。

採訪這天,鐘文燐帶著中央社記者到一間台商長年
資助、位於偏鄉的孤兒院。當他一下車,院長就熟識
地向前招呼,學生也熱情歡迎他到來。

院長卡圖勒斯(Maritje Katulis)向中央社表示,台
灣人捐贈了廁所、修建校舍,也給了很多經費幫助學
生,真心感謝善良的台灣人。

個性古道熱腸的鐘文燐做善事在僑界廣為人知,每
當台灣人遇到急難時,他也總是義不容辭,立刻協
助。他透露,基金會成立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曾親眼看
到台灣人在印尼逝世後,沒有家屬關心,遺體被隨意
對待。當時看到死者完全沒尊嚴,讓他很痛心。

鐘文燐曾幫助很多不幸在印尼逝世的台灣人處理後
事,最多情況是家屬不願到印尼善後。因此,除了得
協助籌經費,有時還得自掏腰包,並協助聯繫殯儀館
及處理文件等。這也讓鐘文燐在印尼有「僑界送行
者」之稱。

過去,鐘文燐也曾多次走訪監獄探視被囚禁的台灣
人。他說,2016年前後,許多台灣人鋌而走險,為龐
大利益冒死到印尼交易毒品。

他回憶道,過去有一名台灣毒販患有腮腺癌,因走
私毒品到印尼被捕,當時在獄中病情一度危急,他趕
緊到監獄探視;更早前,他也曾協助一名在雅加達近
郊遭警方擊斃的台灣毒販家屬處理後事。

鐘文燐以輕鬆口吻談論這些他協助過的案件,但中
間得費心聯繫以及協調溝通等複雜的程度是外人難以
想像,加上印尼行政機關效率較差,一來一往常得費
盡大量時間,過程中還必須與印尼各級政府機關交
涉,甚至要透過自身人脈從中協調,非常辛苦。

鐘文燐說:「對啦!我是說得很簡單,但這些溝通
過程真的很複雜,我也不知道怎麼解釋。」樂觀開朗
的鐘文燐面對困難的急難案件,總是能冷靜地完成每
項任務,但其實面對許多悲慘個案,也常讓他覺得相
當揪心。

他透露,有名台灣男子在印尼逝世後,其年邁的母
親辦了人生第一本護照出國,就是到印尼為兒子收
屍,讓他覺得很難過。當時,這位老母親還帶了死者
的兒子同來,並告訴他,孩子已經積欠學校3個學期
的學費。當時鐘文燐隨即決定以善款協助支付。

做善事超過20年,當年靠建築業闖蕩印尼的鐘文
燐,從沒想過人生下半場會成為全職的慈善家,他謙
虛地向中央社說,「喜歡交朋友,就不知道從何開始
(做善事),然後就一直做下去,這樣的成就感,不
是金錢可以相比」。

鐘文燐強調,其實就是取之(印尼)社會,用之社
會,並說:「我們台灣人來印尼不只賺這裡的錢,也
和他們一起喝印尼的水、吃印尼的米,也是這樣過日
子,因此一定會回饋社會,無形中也會讓印尼人更了
解台灣。」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