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衝刺量子科技 劉揚偉盼組國家隊研發最新技術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23年6月21日電)鴻海董
事長劉揚偉表示,量子科技打破傳統技術和思維,可
替電動車駕駛等新興產業提供更快速的解方;希望鴻
海作為領頭羊,帶動產官學界投入更多研發量能,盼
成立國家隊以在量子領域取得先機。

劉揚偉今天受邀出席三三會例會,並以「Q世代來
臨!台灣如何面對量子科技?」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除介紹量子科技的特性和未來延伸的應用,也表示鴻
海將持續布局3+3策略,深化在電動車、數位健康、
機器人3大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
訊等3大核心技術。

劉揚偉表示,量子具備疊加和糾纏兩大特色,因此
可突破既有技術限制。其中,量子疊加是指量子可以
同時處於0和1兩種狀態,打破傳統以0或1的傳統計算
方式和思維;量子糾纏則可產生超距現象,使粒子不
受距離限制而達成狀態一致,可應用於計算和通訊等
領域。

舉例而言,相較於傳統計算須耗時10億年才能完成
質因數分解,但透過量子計算機,僅須8個小時,未
來可發展快速破解編碼的技術;通訊方面,透過量子
技術可發展出不可複製、若發生竄改可立即偵測的特
性,避免發生竊聽事件。

劉揚偉進一步指出,透過量子技術模擬,可找尋電
動車從A點到B點的最佳路徑,更有效率提供未來的
電動車駕駛技術所需的解方。

雖量子科技目前距離實際商業化階段尚遠,但劉揚
偉建議,應整合產、官、學、法4大力量,包含組成
量子國家隊、投入量子科研與新創,同時訂定相關的
量子法規,使台灣在量子領域發展如半導體產業一樣
具國際競爭力。

劉揚偉強調,因新創技術的可能性多元,量子科技
仍處研發階段,希望鴻海作為領頭羊,帶動政府和其
他單位投入相關資源研發,各界共同努力發展,嘗試
用不同方式發展出最佳技術。

劉揚偉表示,台廠雖具備硬體製造優勢,但在軟體
人才方面較缺乏,須加強培育量子資安技術等相關人
才;台灣也不應陷入半導體優勢迷思,因量子技術的
疊加和糾纏狀態多元,與半導體產業製程不盡相同。

此外,劉揚偉表示,台灣在量子技術方面的投資遠
低於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國家,隨著量子投資和市場
規模逐漸擴大,目前世界上已有196家量子新創公
司,其中又以美國和中國握有領先優勢。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