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機場氫能飛機起跑中 拚當領頭羊擴建充電站練兵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2023年6月25日專電)在飛
機頻繁起降的轟隆隆聲中,仁川國際機場航站旁的加
氫站,接駁巴士正以加氫槍補充燃料,輕巧迅速地前
後只花10幾分鐘,立刻補足最多可跑600公里的氫能
巴士馬力,加氫速度甚至比電動車還快。

正如準備起飛的班機,韓國的氫能經濟發展已經設
定座標與航道,加速助跑升空中。名列全球最佳第5
名的仁川國際機場,正從擺脫充滿化石燃料氣味的地
面加氫站開始,一步一步延伸到天空。

今年2月,空中巴士(Airbus)宣布與韓國液空
(Air Liquide Korea)、大韓航空及仁川國際機場公社
合作研發第一代氫動力飛機,仁川機場將協助建設所
需相關設備,在新航空時代,仁川機場的目標就是成
為全球機場節能減碳的領頭羊。

加入RE100亞洲第一 仁川有太陽能地熱發電與加氫


空中巴士目標在2035年達成氫動力飛機商用化,開
發計畫尚處研議階段,但仁川機場的再生能源與氫能
相關建設早已開始。仁川機場作為亞洲第一個加入全
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的機場,截至2021年為止
已安裝10.5MW太陽能發電設備、8MW地熱發電設
備,88個電動車充電站及2處加氫站。

分別位於第一、第二航廈的2個加氫站一天共計可
提供1250公斤的加氫量,一小時約能為10輛氫能小客
車充飽電,但目前這裡的顧客並不多,包括仁川機場
使用的氫能巴士及零星計程車、自用小客車在內,一
天大約只有25台車會來充電。

營運業者HyNet旗下負責第二航廈加氫站營運的所
長鄭顯山說明,機場位在島上,過橋需付過路費,
「大部分還是以服務當地市民及機場需求為主」,加
上氫能車還不普及,現在使用者還不多,但在政府大
力補助購買氫能車、設定價格低於一般油價的政策
下,未來幾年預計將持續成長。

政府加持地方搶做氫能都市 加氫站遍地開花

在氫能需求仍有待進一步創造下,韓國加氫站技術
發展速度不減,至今不到3年,昌源、蔚山及仁川機
場第二航廈加氫站都已設有自助加氫站,雖然仍在試
行階段,使用者必須先在網路上接受教學,到現場聽
取專門人員教育後才能自助使用,但相較其他能源已
經幾乎衝在最前線。

「加氫站真的發展很快」,鄭顯山舉例,自助LPG
加氣站雖然在歐美等先進國家很普遍,但在安全管理
文化較落後的韓國,發展相對要耗費比較多時間,直
到去年才開始普及,「但加氫站不到3年就開始嘗試
自助」。

如此快速的發展,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韓國政府的
大力推動,「氫能車仍不普遍,創造收入說實在很困
難」,鄭顯山坦言,初期要推氫能產業,不靠政府補
助很難做起來,但不止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也躍躍欲
試,爭相搶做「氫能都市」,仁川機場所在的仁川市
市長劉正福就喊出要做「氫能領頭都市」,率先在公
車總站的加氫站設置氫氣生產基地。

加氫站就是氫彈?氫氣外洩危險性比加油站更低

截至今年1月底,韓國國內登記氫能車數近3萬輛,
加氫站則有230站,僅42座為民間業者出資興建,其
他都是由環境部、國土交通部及地方政府出資建設,
其中約2成都是由HyNet負責營運。雖然官方積極推
動,加氫站設置過程中仍難免遭遇許多民怨反彈,鄭
顯山苦笑,「大家都想使用,但是設在我家旁邊不
行」。

其中最常見的質疑就是「會爆炸!」業者表示,除
了盡量選在遠離住宅區的地點設站,解決民怨的唯一
方式只有不斷地解釋與溝通。「甚至有人會說加氫站
就是個氫彈,我還特別去查氫彈是什麼?」

鄭顯山說明,氫彈屬核武器的一種,是利用氫的同
位素氘、氚的核融合反應產生能量進行破壞,「但溫
度必須達到攝氏1000度以上,在整個加氫站系統上是
不可能發生的事」。

鄭顯山也說,就算是擔心具有可燃性的氫氣外洩引
發爆炸,「氫氣外洩的危險性其實比一般加油站更
低」,因為氫氣密度小,比一般空氣輕、容易飄散,
在室外加氫站的開放環境下其實很難達成爆炸的條
件。

仁川將蓋第3座加氫站 液化氫技術成飛機燃料突破


繼2021年落成的2座加氫站,仁川機場正在籌劃建
設第3座加氫站,但與現有加氫站不同,是採「液化
氫」方式儲存。液化氫必須維持在極低溫下高壓保
存,條件較嚴苛,韓國國內先前設置的加氫站多是以
高壓氣體的方式儲藏運送,但氣態與液態氫體積相差
10倍以上,為因應未來需求成長及更多元應用,氣態
氫在儲藏量上的限制勢必得突破。

「仁川機場的氫能接駁車現在約有10多台,至2025
年預計增至百台以上,屆時加氫站需求將大幅增長,
只使用氣體儲藏的方式容量有限」,仁川國際機場公
社綠能組科長全亨求說明,若未來氫能要用在飛機
上,必須使用液化氫才有辦法裝載足夠量的氫氣,屆
時也會應用到相關技術。

根據仁川機場公社初步統計,截至2025年為止,已
確定要改用氫能車的機場巴士共298輛,往來免稅
店、航空公司等的通勤接駁車則有70台,另外可能還
得加上未來擴大及仁川市內公車使用氫能車的需求。

第3座液化加氫站建設主要將與SK E&S仁川液化廠
合作,主攻能源及石化產業的SK集團旗下這座液化廠
預計2023年10月完工投入生產,一年將可生產3萬公
噸液化氫。

另一個可能為仁川加氫站提供液化氫的業者則是擁
有液化氫生產、儲存、運送與安全管理獨家技術的
HYLIUM產業公司。

HYLIUM產業作為韓國國內的氫能專門企業,擁有
在江原道液化氫管制自由特區(類似監管沙盒)設置
氫氣液化系統及液化加氫站、液化氫罐等相關技術開
發、驗證經驗,去年起至今年陸續投入150億韓元
(約新台幣3.5億元)在位於自由經濟區內的平澤浦升
(BIX)地區建設液化氫罐車製造工廠,進一步發展
韓國液化氫產業鏈。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