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防杜人頭帳戶 金管會:9月底前提金檢專案報告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23年06月25日電)為強化
對於人頭帳戶、網路銀行與虛擬帳號的金融監理作
為,金管會表示,已於今年5月至7月間,對於去年
「投資詐欺案件使用人頭帳戶各金融機構占比」前10
名金融機構,辦理防詐風控機制檢視專案檢查,預計
9月底前提出書面報告。

金管會指出,檢查重點包括金融機構對於人頭帳戶
及數位存款帳戶增列開戶審查管控措施、人頭帳戶偵
測機制的妥適性與警示帳戶聯防機制落實、高風險自
動化業務(網銀、ATM等)控管機制,以及金融機構
對於對網站業者或企業(包括第三方支付業者)申請
虛擬帳號的管控作業等。

有關報導指出人頭帳戶仍可持續在銀行開戶,或銀
行行員勾結詐騙集團,金管會至今仍避談對有問題的
銀行加強監管,金管會今天發布新聞稿澄清此與事實
不符。

金管會指出,依「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
常交易管理辦法」規定,帳戶經法院、檢察署或司法
警察機關通報為警示帳戶,除警示帳戶的交易功能全
部暫停外,原帳戶持有人無法再開立新帳戶,所持有
的其他存款帳戶(衍生管制帳戶)提款卡、語音轉
帳、網路轉帳及其他電子支付功能也會暫停,因此並
不會有人頭帳戶遭到移送法辦,仍可持續在銀行開戶
的情形。

金管會表示,為對於尚未成為警示帳戶的可疑帳戶
預為控管,已請各銀行將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
全國聯合會(下稱銀行公會)彙整的19種共通性態樣
納入預警指標或內部作業規範加強控管,其中包含針
對失蹤人口遭利用作為人頭帳戶的情形,以便銀行對
於未被通報為警示帳戶但有可疑指標的帳戶加強控
管。

金管會表示,未來將配合法務部依洗錢防制法第15
條之2第6項授權訂定子法,明訂帳戶暫停、限制功能
或逕予關閉的標準,進一步強化帳戶管控。

此外,金管會表示,已強化網路銀行約定轉帳風險
控管,要求銀行對民眾申辦網路銀行或開啟約定轉帳
服務時,落實主動關懷提問,如有網路交易應採行
OTP驗證機制,防止帳戶款項遭盜轉。

另已請各銀行就約定帳戶轉帳申請,視客戶性質及
風險程度高低,將審核期間由現行申辦日後次一日始
生效,改為次二日生效。

金管會說明,有關強化第三方支付業者申請虛擬帳
號一節,除了去年督導銀行公會,彙整11種共通性態
樣納入預警指標或內部作業規範加強控管外,金管會
持續督導銀行落實對於申請虛擬帳號的第三方支付業
者或其他公司戶審核規定。

銀行公會已在今年上半年再研訂銀行提供虛擬帳號
服務的強化客戶身分審查措施,並已於今年6月20日
函請各銀行配合辦理。

金管會也強調,已經對行員涉嫌與詐騙集團勾結的
銀行加強監管,相關缺失除依銀行法規定從重處分
外,並已要求銀行提出改善措施,確實改善。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