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台灣央行行長楊金龍立法院備詢重點

  1. 對於是否會繼續升息,楊金龍表示有保留也還沒結束,會持續納入 CPI 等因子做為貨幣政策考量。

  2. 對於過去提到的「中期特殊通膨(非暫時也非持久)」會持續多久,雖然觀察海外央行都認為可能要到 2025 年才有機會降至 2% 以下,今年台灣要跌破 2.5%的機率不大,但相較於海外國家的通膨相對溫和,且明年 CPI 也會持續下滑

  3. 針對美國商務部近期繼續將台灣納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看法,楊金龍認為台灣對美的商品順差超過 150 億美元,主要是因為美國對台的電子產品需求龐大所導致,並非台灣單方面因素,因此不會有制裁問題

MM 研究員

本次楊金龍質詢針對升息並沒有給出超出預期的言論,保持 9 月利率會議時對於通膨的判斷(通膨放緩趨勢未變)以及 利率政策 的論調(緊縮政策將維持較長的時間)。

針對通膨,認為目前 10 月 CPI 再度上行至 3.05%(前 2.93%),為短期颱風造成蔬果價格大漲以及油價回升原因,但實際通膨放緩趨勢沒有變化,我們也看到過去因疫後復甦相對堅挺的服務類通膨持續放緩至 2.85%(前 2.86%),但今年通膨要破 2.5% 的機率仍不高,下一步動作要繼續觀察經濟數據(data dependent),這也使楊金龍繼續「保留升息」的選項,對應 9 月認為緊縮政策將維持較長時間的論調。

同步觀察到最近澳洲、印尼和菲律賓央行因為匯率、食品及能源價格使通膨短期高於預期,三個央行在暫停升息後又再度升息,但回到台灣,我們認為依照目前服務通膨的降溫態勢,加上 服務業 和內需脫離中秋連假以及暑假出遊的旺季支撐後,服務價格的放緩趨勢將會持續,雖部份原物料(例如原油、可可、糖、活牛)近期因以巴衝突和極端氣候仍維持在歷史高檔,但多數放緩趨勢未變,且行政院於 11/3 的穩定物價小組會議繼續延長大宗物資降稅至明年 3 月底,也有利於減緩通膨,央行繼續選擇維持目前 利率 的可能性仍較高。

推薦閱讀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