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財政更積極,貨幣更寬鬆,房市思路暫時未變

  1. 對經濟壓力的判斷更具體:內部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外部不利環境影響加深。

  2. 經濟工作開始側重需求端:需求端的提振消費排第一順位,供給端的科創產業投資次之。

  3. 財政政策:首次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少見地直接點明要「提高赤字率」,以及「適度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

  4. 貨幣政策:14 年來首次從「穩健靈活」轉向「適度寬鬆」。

  5. 物價:第一次把物價回升和經濟增長,擺在同等重要地位。

  6. 房地產論調更加積極:從 2022 年「房住不炒」,到 2023 年「滿足建商融資需求」,再到 2024 年「用力推動房地產止跌回穩」。

MM 研究員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第一大亮點,在於對當前經濟困境的判斷,比以往更充分具體,尤其是直接點出 居民就業 的壓力、物價回升的重要性,並將提振 居民消費 放在工作重點的第一順位,顯示政策框架由供給側轉向需求側的思路,這樣的轉變可能會是初步的嘗試,還須觀察後續具體政策細節。

第二大亮點,在於貨幣政策和財政,貨幣政策罕見在經濟工作會議上直接要求 降準降息,財政則由往年的「積極」轉為「更加積極」,通稿中的「增加特別國債」、「增加 地方專項債發行」、「提高赤字率」,與去年的「嚴格轉移支付資金監管」、「嚴肅財政紀律」、「嚴控一般性支出」,形成鮮明對比,留意明年兩會財政赤字率可能有明顯抬升;此外,我們留意到「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首次出現在通稿中,或暗示在地方債壓力未解下,中央將彌補基建投資的財政空缺

但整體來看,本次通稿許多亮點已反映在前一週政治局會議中,市場已有一定預期;同時,房地產 的論調雖然更加積極,但政策思路未變,如老舊危樓拆遷改造後,給予被拆遷戶買房的現金補貼(10 月住建部承諾改造 100 萬套),或協助市場收購住房庫存(5 月人行給出 3000 億貸款額度),這些舉措此前已經被市場認為刺激規模不足,12/13(週五)會議通稿出台後一日,滬深 300 、恆生指數下跌 -2.37%,-2.09% 。

推薦閱讀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