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前置支撐 Q1 GDP 成長 5.4%,畸形關稅廠商大搶出口!

  1. 中國 Q1 GDP 年增 5.4%(前 5.4%),優於市場預期,主要得益於超高關稅落地前的大規模拉貨補庫,以及財政發力前置對基建投資、零售銷售的挹注

  2. 川普關稅陰霾籠罩,Q1 廠商趕在 4 月對等關稅出台前提前拉貨,搶出口情緒高昂,3 月中國出口累計年增率 12.4%(前 2.3%),工業增加值年增率也大幅拉升至 7.7%(1 ~ 2 月 5.9%),除受惠於搶出口帶動的搶生產外,產業政策上具戰略地位的高技術製造業,也表現強勁,3 月年增率 9.7% (1 ~ 2 月 9.1%)。

  3. 3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年增率 5.9%(前 4.0%),表現強勁且優於預期,受財政部消費品換新補貼挹注的汽車、家電、通訊器材、文化辦公品,零售增速最為強勁

  4. 1 ~ 3 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升值 4.2%(前 4.1%),製造業投資 9.1% 持續引領增長,國營事業、基建投資自年初回升後穩定在相對高檔,反映財政端穩投資的發力;民間投資出現 0.4% 微幅成長,兩會的產業扶持加碼信號部分穩住了信心,一些符合產業升級、國產自主概念的高技術產業,也表現強勁。

  5. 房市方面,1 ~ 3 月房地產開發投資、開發到位資金累計年增率 -9.9%(前 -9.8%)、 -3.7%(前 -3.6%),本月未有改善;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年增率 -2.1%(前 -2.6%),整體景氣改善速度有變慢跡象

MM 研究員

Q1 GDP 5.4% 的 GDP 增速,顯著優於市場預期的 5.2%,凸顯關稅風暴前的寧靜,儘管 1 ~ 3 月中國已被加徵 20% 的全面關稅,但相比 4 月的全球對等關稅,Q1 的關稅稅率依然讓廠商有意願加速出貨,除了直接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外,中國企業在東南亞等全球範圍的工廠,都在大規模地搶先拉貨。

生產:外需拉貨、產業鏈自足及基建回穩,共同推升工業景氣

受外部廠商趕在全球關稅落地前拉貨影響,外需相關的計算機及電子設備製造業,年增率攀升至 13.1%(1 ~ 2 月 11.5%);同時,在產業鏈自主、製造業強鏈的戰略訴求下,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年增率 10.7%,裝備製造業相關的通用設備、汽車、電氣機械,以及鐵路船舶及航太業,年增率 9.3% 、 11.5% 、 13.0% 、 19.0% 也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生產景氣強勁。

此外,年初以來,基建投資的改善,也帶動粗鋼、鋼材、水泥等內需工業品,產量年增率 4.6%(前 -1.5%)、 8.3%(前 4.7%)、 2.5%(前 -1.4%)逐步從底部回穩。

消費與投資:財政發力前置挹注基建、零售,產業升級訴求推升高技術產業投資

在地緣環境高度不確定性下,財政端穩增長的措施搶在關稅壓力來襲前,率先發力。 2025 年中央財政的消費品換新補貼金額,從去年的 1500 億加碼至 3000 億人民幣,1 月初便開放民眾申請,Q1 汽車 5.5% 、家電 35.1% 、通訊器材(手機為主)28.6% 、文化辦公品(電腦為主)21.5% 等,零售年增率均大幅成長;同時,基建投資 5.8% 、國營事業投資,在超長期特別國債的資金加碼下,1 ~ 3 月累計增速 5.8% 、 5.7% 維持韌性。

此外,在中美脫鉤的大背景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強調產業升級、戰略產業鏈自主的訴求,並透過中央財政資金、國家創投基金等方式加碼扶持,1 ~ 3 月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計算機、專業技術等高技術產業,累計年增率 34.4% 、 30.3% 、 28.5% 、 26.1%,保持雙位數增長的同時進一步加速。

總結

我們認為,財政端在全球關稅風暴來襲前的提前加碼,為中國全年經濟提供了重要支撐,後續決策層預計還將加大溝通力道,防止關稅來襲民間信心的崩跌。

中國商品當前面對美國的整體關稅,已超過 110%,近乎畸形的關稅落地後,將讓未來幾個月的中國出口出現前所有未有的壓力,因此,儘管 Q1 GDP 年增率大幅超過 5%,但後續壓力和拖累或將在下半年集中釋放,全年經濟增速能否保五仍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推薦閱讀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