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關稅 25%,審判日前川普極限施壓手段再現

  1. 7/30(週三)美國川普總統於社群媒體 Truth Social 表示,8/1 印度將面臨 25% 的對等關稅(4 月初剛公佈時為 26%)。

  2. 川普同時指出,雖然印度是美國的朋友,但印度常年對美國築起較高的關稅、非關稅壁壘(如針對特定商品,設定嚴格的市場準入條件),並抨擊了印度從俄羅斯購買軍武、能源的行為,表示要對此行為收取額外罰金。

  3. 消息公佈後當下,美國市場 MSCI 印度指數應聲下跌逾 1% 。

MM 研究員

梳理印美貿易談判過程:

2/13 川普首次提出「對等關稅」概念當日 印度總理莫迪便搶在所有經濟體前,在 2/13 當日獲得印美聯合聲明保證(詳見快報),雙方承諾秋季完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期望 2030 年雙邊貿易額提升至 5,000 億美元,印度則降低部分美國商品關稅(如摩托車、威士忌)、增加能源與軍武採購承諾;

  • 4/22 美國副總統訪問印度和莫迪會談,表示雙方向著達成貿易協議方向取得了「重大進展」;
  • 4/29 美國財政部長指出,印度有望成為首批簽訂貿易協議的國家之一;
  • 7/16 川普宣佈,美國已和一些國家達成協議,接下來有一個即將出現的協議,可能是和印度。
  • 7/22 印度貿易代表團與美國進行第五輪談判後,未取得進一步突破,從華盛頓返回
  • 7/30 川普宣佈對印度加徵 25% 關稅

整體來看,印美雙方在最初談判進展順利,但在後面談到細節時,印度的態度越發強硬,使得雙方談判陷入僵局,印度貿易代表團幾日前才剛離開美國,預計會暫時先接受川普的高關稅。

針對川普喊出的關稅,以及印美談判的僵局,M平方認為:

  • 25% 關稅為極限施壓手段,8/1 審判日對印度的意義相對有限:川普在與印度談判時前後反差的矛盾,凸顯他在談判桌上極限施壓的手段,為的是後續談判中掌握更多主動權,8 月中旬美國代表團訪問印度時將繼續協商,雙方預計仍將以 2 月初的印美元首聲明為大原則,爭取 10 月秋季結束前達成更全面的協議。
  • 印度在談判桌上,相較其他經濟體顯得更為強勢:印度,與此同時,印度對自身作為跨國廠商供應鏈分散首選地,以及美國亞太戰略盟友之地位信心充足(詳見即將發佈的 8 月月報);
  • 能源採購印度可能更多讓步,但農產品領域讓步難度高:2 月印美聯合聲明印度已承諾增加購買美國軍武、能源,該部分印度預計存在更多讓步空間,在俄羅斯議題上換取川普滿意,但農業部門在印度政治上較敏感,農民亦是莫迪執政黨的核心票倉,恐難輕易讓步。
  • 關稅對經濟實際傷害有限:我們 4 月解放日報告指出,印度對美貿易逆差(458 億)相較歐盟(2359 億)、日本(694 億),以及中國(2955 億)、越南(1235 億)等新興市場同儕更低,對美的出口佔整體 GDP 比重僅 4.3%(以對美出口佔總出口 19.8% 、總出口佔 GDP 21.2% 計算),關稅對 GDP 實際傷害可控。

推薦閱讀

  • 【行情快報】 Powell 按兵不動,發債潮來襲,Q3 資金壓力升溫!

  • 【行情快報】大而美背後的兩大關鍵趨勢!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 印度-GDP內涵佔比
  • 印度-出口
  • iShares MSCI 印度 ETF (INDA)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