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財政赤字如期擴大,通膨目標降低、看重科技自主

3/4 - 3/5,中國正式召開一年一度的兩會,國務院公佈了市場最為關注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包含了官方對今年經濟目標的設定、以及財政,貨幣政策方向的確立。

  1. 經濟目標(較前一年未變環節):GDP 增速 5% 、失業率 5.5%,新增就業 1200 萬人;

  2. 經濟目標(較前一年變化環節):CPI 年增 2%(前 3%)創低、財政赤字 4%(前 3%)創高、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 4.4 兆元(前 3.9 兆元)創高,中央預算內投資 7350 億元(前 7000 億元)微幅創高;

  3. 符合市場期待的環節:特別國債發行 1.3 兆元(前 1 兆元),並額外另加碼 0.5 兆元,補充銀行資本金;貨幣政策論述由穩健轉向寬鬆;在科創論述方面,重點點名 AI 大模型、算力資源、機器人、自動駕駛等核心領域;消費品換新補貼增加至 3000 億元( 前 1500 億)

  4. 期待落空的環節:對房地產並未作額外的政策表述。

  5. 總結:整體符合預期,股市溫和上漲(滬深 300 +0.45% 、恆生指數 +2.8%),但留意財政資源向製造業投資、科創研發、地方債償還等領域的傾斜,可能會對民生、房市形成排擠。

MM 研究員

本次兩會適逢中美貿易戰、科技戰升級的大背景下,5% 的 GDP 增長目標、 4% 創高的財政赤字,凸顯決策層在外部地緣壓力下,有意透過財政為經濟托底,但我們認為,工作報告中存在的幾點隱憂,可能成為後續經濟、股市的壓力:

對房市暫時沒有進行大規模救助之意

從論述看,溫和落底已經是決策層對房市的終極目標,而這則會在中短期繼續為居民財富效應帶來壓力,從而我們看到,工作報告中對於重振物價的信心,相對不強(CPI 目標調降)。

中央財政釋放出對投資托底的意願

但力道並未超過市場預期,中央基建相關的預算投資增加 350 億元少於去年增幅,總共新增的 1% 財政赤字率(赤字規模較去年增加 1.6 兆元),暫時不清楚分配方向。

地方專項債額度加碼

0.5 兆元,同時透過特別國債為銀行資本金補充 0.5 兆元,這些資金預計都將用於償還地方政府的過往舊債,我們認為,化解舊債對於經濟結構性問題的改善至關重要,但預計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去年人大常委會祭出的化債方案為期是 4 年)。

更看重科技自主

從產業政策表述看,今年政策會進一步聚焦製造業、科技相關領域,而非需求端(消費),尤其是在外部地緣環境下,決策層料更看重供應鏈自主、科技霸權的掌控,對消費補貼、養老金、醫療補助相關的加碼,更多像是嘗試性的。

file

推薦閱讀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