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 月出口年增率遠優於預期,Blackwell 量產正式發酵

  1. 台灣 2 月出口年增率達 31.48%(前 4.39%),遠優於預期的 16% 至 20%,細項中電子零組件年增率 24.6%(前 3.1%),金額維持穩定反映庫存健康,資通訊達 65.5%(前 32.62%)且金額創下歷史新高的 140.6 億美元,反映 Blackwell 晶片量產正式發酵

  2. 以國家來看,美國仍然是主要支撐動能,年增達 65.64%(前 0.7%),除了 Blackwell 量產外,部分可能也反映美國客戶因應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提前拉貨,中國金額在底部震盪。

MM 研究員

2 月台灣 出口 繼 1 月再度表現優於預期,且遠超原本財政部預估的 16%~20% 區間,一方面是來自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提前拉貨,另一方面有電子零組件的健康庫存水位支撐拉貨動能,且 Blackwell 設計問題解決後開始量產,帶動資通訊出口金額創下歷史新高的 140.6 億美元,同樣也反映目前 AI 的樂觀需求不變。

另外,對於近期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衝擊,在台積電以 1000 億美元美國投資作為回應後,暫時緩解了相關的疑慮,且我們於之前的 快報 也討論過即使最壞情境(川普仍對台灣晶片課高關稅)發生,對台灣出口影響也可控,因為台灣直接出口至美國的比重並不高,長期台灣的出口趨勢仍著重在 AI 動能的延續以及半導體週期的變化,而上一次短評我們也提到科技巨頭的資本支出規劃並不會有變化,甚至超越預期,且 AI 成本降低也開始為相關應用帶來更多能見度和更多算力需求,支撐 AI 長期趨勢不變。

推薦閱讀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