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苦等歐美放“鴿”,華爾街找到新的投資“沃土”!

隨著美聯儲和歐洲央行貨幣政策轉向的希望破滅,從高盛到花旗集團等資金管理公司都將新興市場國家的降息作爲2023年下半年的主要投資主題。

發展中國家的本幣債券表現已經優於美國國債,其平均風險溢價降至10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促使高盛建議其客戶通過利率掉期鎖定印度尼西亞、以色列和南非當前的收益率;花旗建議其客戶在印度、韓國和巴西進行類似的交易;滙豐則青睞長期債券,尤其是拉丁美洲的長期債券。

6_2307031355243991.png

新興市場風險溢價收窄至10年來最低,當地利率、債券重獲青睞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興經濟體在通脹和利率見頂方面正搶先於富裕國家。暫停加息的發展中國家名單正在增加: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波蘭和墨西哥。匈牙利甚至降息並暗示進一步寬鬆,而巴西央行則在8月份開啓了降息的可能性。

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資金經理保羅·格里爾(Paul Greer)表示:

“新興國家央行比發達國家央行更快地應對通脹預期上升,目前正從中受益。直到最近,我們還認爲新興市場央行可能會等到美聯儲放寬貨幣政策後纔開始降息。但我們現在認爲,無論美聯儲的政策走向如何,這種情況都會發生。”

名義借貸成本高、通脹下降和貨幣波動性低是發展中國家能夠迅速採取降息行動的原因。在截至5月份的12個月中,花旗新興市場通脹意外指數有11個月出現下降,顯示物價壓力低於預期。與美國或歐洲不同,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等國家已將消費者價格增長控制在目標範圍內,巴西也即將實現這一目標。

紐約梅隆銀行投資管理公司亞洲宏觀和投資策略主管Aninda Mitra表示,“許多新興市場在加息方面更加激進,它們從不相信通脹是‘暫時的’,因此現在爲投資者提供了大量的實際收益率緩衝”。 

基金經理各出妙招押注新興國家央行轉鴿

在經歷了兩年的全球央行緊縮潮後,華爾街基金經理正重新迴歸鴿派主題。利率掉期成爲他們的首選交易,該交易涉及將浮動利率換成固定利率,反之亦然。

因此,互換合約分爲兩種類型,一是支付方互換期權(payer swaption),二是結算方互換期權(receiver swaption)。前者使交易者有權支付固定利率並在將來獲得浮動利率,後者的持有人有權提供支付浮動利率並在將來收取固定利率。

高盛表示,投資者可以同意接受印度盧比、以色列謝克爾和南非蘭特的固定利率,並在五年內支付浮動利率。花旗集團則建議,由於預期韓國央行將於10月開始放鬆政策,所謂的結算方互換期權交易應重點關注韓國兩年期國債收益率,它還建議印度和巴西互換進行類似的交易。摩根士丹利看則好哥倫比亞和巴西。

一些投資者正在從債券市場入手,更願意持有在利率下降的情況下變得有吸引力的長期債券。滙豐銀行推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亞、韓國和捷克共和國的政府債券,因爲這些國家的反通脹步伐正在加快,並將反映在收益率上。富達的格里爾表示,他的首選包括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和祕魯的政府債券,因爲拉丁美洲處於這一週期的最前沿。

美元走軟以及貨幣波動性大幅下降,正在鼓勵投資者押注以當地貨幣計價的資產。上半年,八種新興市場貨幣的套利交易指數爲投資者帶來了近5%的回報,這是自2017年以來的最佳回報。

6_2307031355304622.png

新興市場貨幣相對於發達國家貨幣的波動性削弱

值得注意的是,收益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策略師表示,下半年對降息的押注也應該同樣有選擇性,拉丁美洲和新興亞洲是大多數基金經理的首選。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尼爾·希林(Neil Shearing)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儘管發達經濟體的政策制定者在這次通脹衝擊中受到了批評,但新興市場的政策制定者卻毫髮無損地贏得了信譽。新興市場政策制定的成熟將在這場危機中被銘記”。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