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暴跌仍能維持收支平衡?“中東五霸”或成油市最終贏家!

即使國際原油價格暴跌至每桶20美元,沙特、阿聯酋、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這五個中東主要產油國仍有可能實現收支平衡,繼續擴大供應,並有可能成爲全球石油市場的最終贏家。

根據機構的估計,原油價格只需達到20至26美元/桶,這五個中東歐佩克成員國就能實現收支平衡。他們的平均盈虧平衡價格爲24美元/桶,比本週布倫特原油期貨交易價格約79美元低約70%。(IMF此前估計的沙特今年將需要接近每桶81美元的油價才能實現收支平衡,是因爲算入了後者的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

由於這些國家的生產成本極低,它們很容易“破壞”埃克森美孚等能源巨頭在拉丁美洲開發的大型石油項目。與近年來增加產量的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相比,這些國家的成本優勢更爲強勁。

去年,這五個國家的石油日產量總計爲2340萬桶,佔全球總供應量的23%。除了超低成本的優勢外,這些國家還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他們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合計8330億桶,佔全球已探明總儲量的54%

例如,沙特的最大產能爲1200萬桶/日,其國有公司沙特阿美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爲2670億桶,這意味著沙特阿美可以全速生產超過60年。阿聯酋已探明的儲量甚至可以支持該國開足馬力生產近一個世紀。

6_2307212135148441.png

媒體報道指出,這五個國家目前都在擴大自己的產能。根據新的生產目標,到2040年,它們的綜合產能將增加530萬桶/日。沙特和阿聯酋將“領銜”,到2027年,在不耗盡石油儲備的情況下,這兩個國家的可持續石油生產能力將增加180萬桶/日。

評論人士聲稱,全球從化石燃料向清潔能源的轉變已經在削弱石油需求,所謂的邊際項目將首當其衝:新建油田和加拿大油砂上的深水石油項目將變得更加脆弱。由於成本極低,這五個中東產油國很可能成爲能源轉型中的最終倖存者

將視角轉至現在的油市,在全球市場收緊的初步跡象中,原油交投清淡,兩油價格有望連續第四周收漲。

一般來說,夏季假期期間,原油交易量通常會逐漸減少,交易商們一直在減少在原油市場上的風險敞口,從而大幅抑制了WTI原油的未平倉合約。

自6月底以來,由於市場趨緊的跡象,原油價格小幅上漲,但仍處於低位。亞洲經濟復甦不及預期和美聯儲激進的貨幣政策今年一直在拖累油市。諮詢公司FGE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在脆弱的需求形勢和緊張的供應前景之間的拉鋸戰中,原油價格本週一直在努力尋找方向。儘管本週的價格表現平平,但鑑於供應前景趨緊,我們仍謹慎看漲。”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